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和覃杰老师沟通了关于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上提出“北上抗日”的问题,覃杰老师赠与了我《冯唐成事心法》一书,今天阅读的部分是:“用好你的天赋”。
文章首先从“辨认天赋”入题,知道自己有什么天赋?如何用好你自己的天赋?如果天赋不足怎么办?然后,也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在必须做的事情上,没有天赋怎么办?
迎难而上,我就干它,我多安排时间干它,也就是坚持。
冯唐老师首先又祭出曾国藩的名言来进行佐证,曾国藩把这种坚持叫“有常”,意思是一样的,就是没有天赋也能活;然后例举了曾国藩练字的例子。
曾国藩认为,写好字是他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因为自唐代开始,择人之法有四,就是“身、言、书、判”。
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辨正;书:楷法道美;判:文理优长;
曾国藩自己认为自己其他三项尚可,惟有书法无任何天赋。所以,他每天都写,日积月累,因此写出了一手不错的字。
紧随其后,举了一个自己学习财务知识的例子。
冯唐天赋较少的是财务,但他在两年的MBA学习中就学了六门财务课,下大力量去攻克它。短期虽受了很多苦,却补足了财富方面基本功的不足,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第二、“有常”能不能取代天赋?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天赋,要怀有敬畏之心,不可妄自菲薄。不要认为我能坚持,我就什么事都能干成,这有可能是过分贬低了天赋的作用。天赋是老天在生你的时候,就赋予你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天赋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尊重自己的天赋,开发自己的天赋,不否认别人的天赋,并且利用好自己和别人的天赋,这本身就是“天赋”。
第三、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天赋
1、如果大家都反对你做一件事,怎么阻挡你都没有用,你还是偷偷摸摸去做,这说明你在这件事上有天赋。
2、你做这件事的时候有快感和满足感,也间接证明了你有天赋。
3、你做出的东西有没有人愿意掏钱买,如果有,说明 “这事儿”就成了。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 “坚持”,也可以唤醒我们自己没有发现的“天赋”。
冯唐老师举的曾国藩练写字的例子,我深有同感。当然,我不是为了仕途而练习写字的。因为,当年罹患“脑梗”,右手丧失了所有功能,更不用说写字了。病情稍有好转之后,为了战胜病魔,恢复右手右臂的功能,我下决心重新练习写字。我给自己确定的目标是,至少要达到并超过病前水平。我觉得:“既然上帝让我重新再来,我只能比过去做的更好,才能报答上帝对我的关爱”。
五年之后,写字水平不仅超过了病前的水平,而且还能写出不难看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用以装点自己的陋室。
这就是坚持的力量,用冯唐老师的话说:“干就行了!”,曾国藩叫“有常”。
方向对了,在时光的象限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只要怀揣着希望的种子,尽管每一种的花期都不同,但是时间到了,你一定会盛开绽放!
未完待续,下一篇:《冯唐成事心法》有感之,成大事无捷径
李印华
2021年10月14日星期四
(截至本文,共计完成19495+1189=2068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