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着手读《富兰克林传》,只看了三章。本杰明·富兰克林可以算是美国人心里的传奇人物。虽然美国的历史很短,但是可以说,他是美国人心里的圣人。他的头衔有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据说华盛顿总统的这个位置,就是富兰克林提名的。上个月看的《穷查理宝典》,就是查理芒格模仿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而写的,一代美国人视他为人生导师。
而对于这本书,目前我就看了短短三章。就让我对这三章讲一下我的体会。
很多心理学家分析案例时,都会联系到一个人受到家庭与环境的影响。甚至《乌合之众》这本书,还提到了群体无意识。虽然我们无法自我意识,但是一些东西的确寄宿在你的身上,比如我们的祖先通过社会意识影响着我们。就我个人的例子,我之前是很不喜欢我父亲,不像成为我父亲这样的人。但是有时细细想来,父亲的很多特质寄宿在我身上,在很多场合,我的决策有父亲的影子存在。
这本书的开头,也提到了富兰克林所继承的精神。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五代单传,而富兰克林的家族谱系正好相反。他五代内的每一个祖先都是次子,在当时的英国,只有长子可以继承家产在从小居住的小镇继承工作。而次子,都需要去外地一无所有的独立打拼,就算留在镇上和长子作工作上的竞争都是不被许可。所以富兰克林继承的,是家族留给他的独立拼搏的精神。并且那个时代的美国,是充满发展机遇的时代,无数欧洲人移民去美国,在那里白手起家。
看富兰克林的童年时,我不仅想起了稻盛和夫的童年。稻盛和夫也是穷人家的孩子没啥好继承的,只能努力工作。而富兰克林的童年和稻盛和夫的童年经历也很像,都不是标准的乖学生,而是一个皮孩子。或许皮孩子意味着创新。另外,两者都是孩子王,都认为童年的经历有助于让他们领导别人。
富兰克林为人处世上也非常敏感,情商相当的高。少年打工的经历,据他所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其中一条是在与伙伴争辩后关系变差之后,他领悟到尽量不要很争辩,并且从心底不屑争辩。于是他开始用苏格拉底的方式和人沟通,就是提问。通过温和的提问让对方自己明白自己逻辑上的错误。这样即达到了目的,又不伤感情。这让我想起了一本比较火的书,叫做《提问的艺术》,还有《高绩效教练》和《非暴力沟通》。这种沟通模式在富兰克林与人相处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当然了,他还领悟了,嫉妒与怨恨,谦虚和骄傲的关系。甚至“两个判断力差不多的人在一起赌博时,对钱更在乎的那个往往会输,因为他对于金钱的渴望会冲昏他的头脑。”。还明白了哪些是不靠谱的人,也就是识人。当然,虽然这些道理很简单。不过道理需要自己领悟实行才有用。
另外,我想一提的是,虽然富兰克林和稻盛和夫都因为工作态度被老板们大为赞赏,但是这些老板们是不会告诉你。富兰克林和稻盛和夫也是会受不了只会剥削人的老板而辞职的,不过他们都在之前的工作学到了独立的技,金麟岂是池中物。所以,还是好好的投资自己吧。职场上所遇到的事,其实大家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