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瘾”正在练成

“老师,我卷子做完了,你给我改一改!”上午11点布置了一张试卷,要求晚自习完成,下午刚进教室,李嘉豪就拿着做好的试卷递给我。我不得不叹服他的速度和执着。

一节课后,他就来找我要批改过的试卷,我递给他这张102分的试卷,夸赞他的进步,他并不满意,拿起试卷一遍遍看着错题,又露出遗憾的表情,“哎”了一声,拿回去纠错。

“老师,我也做完了。”澍哥也把他的试卷交给我。

“我也做完了!”籽琪飞奔过来,还差点被桌子绊倒,好像晚一秒种就错过几个亿一样。

我收起他们的试卷,但是他们并不离开。

澍哥说:“老师,现在就改呗。”我明白了,他们是在等分数。

看着一个个鲜红的对号,我心欢喜,他们也露出满意的表情,看着两张110分左右的试卷,看到他们这种学习的热情,我看到了“学瘾”正在练成。

近两年连续带九年级,我致力于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即“学瘾”,我始终认为,只要能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成绩就能轻松拿捏。

班上之所以出现这种争先恐后,争分夺秒做数学题的情境,源自于榜样的力量。

优等生的榜样是张诗博。月考后,让每个孩子制定了数学中考目标分数,班上有四个孩子(谢宇阳、马闯、李进博、张诗博)把目标定为满分120分,每一次的练习我都提醒他们明确目标,近两日的作业,张诗博都拿到了120分,整张试卷干净整洁,找不出一处错误。其他的三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几个不甘示弱的女生也跃跃欲试,特别是刘杨阳和王钰琪也拿到一次满分之后,让更多的人激起拿满分的欲望。

中等生的榜样是徐祺展,他在班级的排名在40名之后,数学生更是堪忧。近几日,他像是开了挂,每一次作业不但干净整洁,正确率还在不断提高,在班级微信群表扬他,并把他之前的作业和现在的作业放在一起做对比,让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清晰的看到他的改变,也让孩子们很清楚的认识到改变不是不可能。在班级展示他的试卷,并对大家的疑问(是不是搜题了?)进行求证,这种有图有真相的身边例子激起了他们的竞争愿望,谁又会真正的想落后呢?澍哥和籽琪就是很好的例子。

“学瘾”的练成并不是一种恶性的竞争,每个被唤醒的孩子都愿意在成就自己的时候也成就同伴。课下时间,投身题海的人更多了,作为班主任,我不认可题海战术,但是我也并不愿意阻止这种自发的行为,一个小组或者坐在一起的人不再大声说笑,为的是不打断做题人的思路;互相讲题的人也多了,特别的,当我看到家羽主动的让宇阳请教,我真正的感觉到了内驱力的强大力量。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就是生命。老师的逼迫是外力,只有自己愿意才是内力。“学瘾”一定来自于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