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学期的田野教研,来的比我想象中的更早一些。
如果说上学期的三次田野教研是帮我透视课程,那么这一次就是认清自己,找准方向,让我拨云见雾。
开学初,提前来学校做《开学第一课》的ppt,学校空荡荡,就我们小猫三两只,内心满是惶恐,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落在何处。
这种忐忑,直到2月20号下午,在四楼会议室,全体教师大会的召开,消于无形。
好像从当寒假开始,我就变得很“脆弱”,这学期开学以来尤为严重,一首晨诵诗,一曲轻音乐,好像都能触动我泪腺的开关,莫名其妙就泪流满面。一点都不符合我“女汉子”的人设。
佳文姐说,那是因为在穿越课程的同时,你的内心变得敏感而又柔软。
这次教研,也是泪与泪的交织。
共读:喜悦的心
本次教研,马玲老师长驻三年级青鸟教室,与小青鸟们穿越了《夏洛的网》,为我们展现了一场完美的共读历程。看着小青鸟们从最初的青涩,到最后的完全绽放,恍惚中,我好像也看到了自己将要经历的路程。
在共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快乐,是有趣,是穿越一本书后生命的共鸣。
看马玲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当马玲老师站在教室前方,她就是课堂的绝对引领者,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她的引导一步步向前走去。这份课堂掌控力是我梦寐以求的。
而在共读过程中,马玲老师又将整个共读的节奏把握的刚刚好。什么时候读,什么时候讨论,读的时候可以开发出哪些写作的点引导学生自由写作,整个过程中如何表扬、激励学生……随便找出一个闪光点,都让我受益无穷。就像丹丹老师说的,不现场观摩马玲老师的课,只是对着录像研究,去模仿,学会的一招半式都能让你跨上一个台阶。
我的教室目前也在共读这个学期的第一本共读书——《木偶奇遇记》,但在共读的过程中,我和小竹笋们好像都没有投入其中,一小部分孩子也不愿意张开嘴去读,所以我一直很苦恼。观摩马玲老师的共读课后,通过教研,我好像找到了其中的关窍。于是,在周五的共读中,我开始有意识模仿马玲老师,学着她鼓励小竹笋们,全身心投入到共读中,让自己放开,果然,一整节课他们都激情十足。
除此之外,在共读的写绘中,我也开始有意识去寻找写作的点,结合我的小竹笋们擅长的故事创编,取得了不菲的效果。
《夏洛的网》主题探讨课上,小青鸟们群情激昂,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下周,我和我的小竹笋们也要迎来《木偶奇遇记》的主题探讨,跟随马玲老师的脚步,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语文课:敏锐的心
周四那天,马玲老师和多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听我讲了《一匹出色的马》这篇课文。讲课的大体框架由我架构,丁丁给予意见,又经佳文姐的润色,修补了一些细节,完善了我的框架中所缺失的内容,然后,由我呈现给大家。
即使有丁丁和佳文姐的帮助,这节课依然很失败。不得不说,上课时小竹笋们表现的很棒,活泼而不失有素,和我配合得非常棒。根据预习单完成预习,他们对课文有了很透彻的理解,这也让整堂课进行的非常流畅。但还是我准备不足,形声字部分没有充分备课,讲解飘忽,小竹笋们依然心存疑惑,马玲老师也从这里看到了我的拘束与不足。对于该让小竹笋们依据自己的观察去表述的东西,反而成了我来讲述,他们来欣赏,流于形式。
这节课,正好将我的不足暴露出来,本来以为会得到马玲老师的批评,没想到反而得到了鼓励。
小竹笋们的写绘故事被马玲老师看到,还被马玲老师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我心中除了惊喜,还有惶恐。
故事确实是我所以爱,且小竹笋们稍擅长的内容,可是,我又能将他们引向何处呢?
我在路上摸索前行,周围有鼓励的声音,也有来自内心的风声回荡。马玲老师和干老师告诉我,要有勇气,正视自己,坚守自己,以一颗敏锐而又赤诚的心带领自己和孩子们披荆斩棘。
朗诵:浪漫的心
我何其有幸,我的小竹笋们何其有幸,邂逅了肖老师和马玲老师之后,这次,终于邂逅丹丹老师,在丹丹老师的引导下,经历了诗的激荡与浪漫。
《我爱这土地》,艾青在诗中所表现出的深沉爱意,经由丹丹老师,穿越了半个世纪的时光,在小竹笋面前展露一角。
或许小竹笋们依然不理解这首诗,不理解为什么“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不理解什么是“悲愤的河流”,不理解“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但他们却理解丹丹老师声音中的感情,并被感染。
二年级的孩子,正是声音训练的佳期,这会为他们将来高段要经历的朗诵、演讲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反复的声音训练,也能增强他们对声音的敏感性,从而通过理解声音中的感情感受诗中的浪漫。
这份浪漫,可能正是我们于俗世的冗杂中所丢失的。
我们经常说,在晨诵中,用一首诗来吻醒黎明,而今后,我们将用声音吻醒诗歌中的浪漫。
慧敏老师给了我一个温暖而又充满鼓励的拥抱,我很丢脸地没有忍住再次奔涌而出的眼泪。或许真如佳文姐所说,在穿越课程的时候,我先打动了自己。
生命由一点又一点的涟漪组成,当这点点涟漪互相碰撞,交织在一起,便产生新的涟漪,我们的生命从而有无限可能。
在这点点涟漪的相互碰撞中,我也学会了柔软。
2019年3月10日 写于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