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之第一章:由衷的给予》学习笔记(马歇尔·卢森堡)

一、导言

非暴力,指当暴力从心中消融,天性中的善自然呈现的状态。非暴力沟通包含表达与聆听,能让我们由衷地给予,与自己和他人建立连结,并充分展现天性中的善意,这种沟通方法也被称为“善意沟通”。

二、转变注意力的焦点

非暴力沟通帮助我们牢固地建立在觉察感受和需要的基础上,做出有意识的回应。我们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也能带着尊重与同理心关注他人,从而在任何交流中听见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

当给予是由衷的,而非出于害怕、内疚、羞愧或是渴求回报,接受者才能心无挂碍地享受这份馈赠。与此同时,给予者因为看到自己为他人的幸福做出了贡献,也会收获更多的自我肯定。

三、非暴力沟通过程

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观察。清晰表达所观察到的,不夹杂任何评判。不论喜欢与否,我们只是说出人们做了什么。

其次:感受。表达出我们看到这些行为时的感受:是感到伤心、害怕、喜悦、有趣,还是心烦呢?

再次:需要。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要相关联。

最后:请求。清晰而具体的请求。

四、非暴力沟通的运用

非暴力沟通可以有效地运用在不同层面的沟通和多样的情境中,包括:

·亲密关系

·家庭

·学校

·组织与机构

·心理辅导与咨询关系

·外交与商业谈判

·任何性质的纠纷与冲突

五、小结

非暴力沟通培育深度倾听的能力,让我们带着尊重和同理心对待他人,并且发自内心地相互给予。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有的人学会了爱自己,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创造了更深厚的连结,有的人在工作或政治领域中建立了更有效的关系。在世界各地,非暴力沟通还被用来调和各个层面的纠纷和冲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