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的三个底层逻辑
今天分享的这个案例,有点偏门,我想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不信的。
但我确实见证了它的发生。
就在今年的6.18,我呆的一个付费社群里,有一个助理在朋友圈发了一个链接,说啊,这个优质社群的门票打折了。
然后呢,当天就成交了几百个用户,按照每个用户1600元的门票价(原价2000),当天的成交额就达到了近80万。这件事情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真实。
为什么一个助理的朋友圈,会有这么多的潜在用户?
但成交数据又摆在那里,不得不让人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圈子差异,远比想象的要大。
正是这件事情,启发了我去思考它的底层逻辑,虽然我们没办法像他一样,一天就赚到80万,但如果能够复制他的商业逻辑,我们普通人能不能赚个8万呢?
这里,就要提到三种挣钱逻辑了。
1、打工人的挣钱逻辑
很多人说很难赚到钱,有时忙碌了一天,可能还不如别人直播间里喊一个小时的麦来钱快。
根本原因,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他们都是在出卖劳动力来换取价值。
当我们和公司签订了合同,那我们的劳动力就只卖给了公司。
一份时间,只卖一次,只卖给一个对象。
你说,怎么可能赚到很多钱?除非你能力特别地强,具有极大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2、喊麦、直播的挣钱逻辑
我们时常在喊,专心搞科学还不如一个网红直播带货,不如一个屏幕前喊麦的主播,但大家想过没有,凭什么网红,主播在屏幕前扯两嗓子收入就能比普通人高?
这里,就涉及到了第二个挣钱逻辑:
一份时间,只卖一次,但卖给多个对象。
所以你看,并不是说网红的能力就比你强,而是他们借着互联网这个工具,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卖给了更多的老板而已。
3、作家、音乐人的挣钱逻辑
对于天性外向,喜欢人前人后展现自己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能最大化自己价值的时代。
当然,这并不是说,内向者就无法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存。
很多的作家,音乐人,其实都是内向者。
但他们为什么也能赚很多钱呢?
那是因为,他们的赚钱逻辑,是比网红,喊麦更高级的:
一份时间,卖许多次,卖给多个对象。他们创作一件作品,然后把它售卖给市场上每一个需要它的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还能不断售卖,反复获利。
你看,明白了这三种逻辑,是不是对于自己挣不到的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普通人也能复制的挣钱逻辑
说完上面这些,有朋友问我,如果性格又内向,又没什么才华,那除了第一个打工人逻辑以外,是不是就没办法挣大钱了?
其实不然,因为在我最开始分享的那个案例里,就是普通人也能够做的挣钱逻辑。
我把它称为:给淘金者卖工具
要知道,贪小便宜,是人永远的本性。就拿我呆的那个付费社群来说,价值2万,你说谁会花这么多钱去进这么一个社群?
但要说不值吧,我确实又通过它赚到了十倍的学费。
但这个事情的矛盾在于,你没有办法说服不愿意相信的人去相信它。而愿意相信的人,又会因为这高昂的社群费用,而望而却步。
那么,对于这些想进群要资料的人,这是不是就是一种需求,而且是你能够满足的。
比如,你可以把群里面的资料整理下来,然后低价卖给那些不愿意花费高昂费用进群的人。
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做二道贩子,毕竟我们也要维护知识版权。
但是呢,这一个挣钱逻辑,它确实是成立的。
这个逻辑,就叫平台逻辑。
信息时代的平台逻辑
坐过飞机的朋友,应该知道携程这么一个软件,你看,他就提供个机票信息,然后就可以接广告去变现了。
再比如豆瓣,有关注的朋友应该知道豆瓣经常会发一些写手招募的信息,比如每篇稿子100块钱这样子,然后就会有人拿着这些信息去找大学生代写,中间抽个20块钱的差价。
不要觉得这20块钱是小钱,只要这个模式是成立的,可以盈利的,那么就有复制并扩大的可能。
而且随着你掌握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你的业务逐渐扩大,你的资金流水足以撑起一家公司的运作的时候。
是不是就可以按照公司的模式来运作,就变成了一个属于你的赚钱平台了。
当然,也不要觉得这个就很容易,毕竟一个点子和想法,想要落地,中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的路要走。
这里面还需要你的团队管理能力,你的情商,你的统筹规划能力等等。
所以这里呢,并不建议去盲目地模仿。不要看到一个好像能够挣钱的项目就匆匆去追。
而应该先考虑自己,这个事情我现在的资源他能不能干,能不能赚到钱,再一点点把它放大。
例如:贝佐斯的亚马逊,最初也不过是卖书的,然后一点点积累经验,一点点增加商品类目,直到现在卖全品类的商品,成为电商业独一无二的巨头。
所以啊,作为普通人呢,不仅要有星辰大海的梦,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根基,看懂一件事物的底层逻辑再去规划布局如何去执行拿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