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不被知识淹死的泅手

昨天说了先讲“我是谁”是为了有一个固定视角,为什么呢?这个世界的知识太多了,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会被知识淹死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无形的指引,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平时没事的时候问问它,它看的很透的。

不知道怎么问?你这么问“我这么做你觉得舒服吗?”  -_-

言归正传,你平日里是不是看很多书,听很多讲座,但还是云里雾里?或者当时很兴奋后来没反应?

你知不知道,这是因为没有把知识转换成自己的东西?

你说什么是转换呀?

转换是,你把知识吸收以后和当下的问题干扰一下,产生的解决方案就是转换的东东。

听了用不出来,是你把讲座把知识当成戏剧在听了。

举个栗子,你平时要向别人请教,是带着问题去的吧?别人说完,你会思考一下吧?思考完之后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吧?

看书也是一个道理,首先你有一个问题自己解不开,然后想去看看有没有高人能指点一下,于是找到这个领域很多人推崇的经典,接下来你和这个作者的问答就开始了。

能吸收多少,还是看你干扰有多深,或者是否知道在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你会不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呢?明天告诉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