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汝之尾巴草
昨天我很生气,刷了一圈朋友圈和简书评论,那么多人又在抨击“鸡汤”和“干货”。
好,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鸡汤。百度是这样说的:那些能阐述道理的、劝说失意的人的、以及用故事来暖人心的。那干货呢?那些能提出问题并给出问题解决方案的、推荐书单电影网站等等的、自己分享自己学习心得学习收获的,都可以统称为干货文。
那么,问题来了: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谓鸡汤文就是走走心路线来启迪人生,促进思考类型的文章;而干货文,就是提供实用方法、良心安利东西类型的文章。那么,既然它是触动人心弦、给人以启迪、带给人力量的文章,你为什么总要打倒它?
理由大概是这样:
理由1.鸡汤文都是套路,总有这个表妹,那个表弟,都是所谓的从故事中学道理。
我想这样说:(1)我得承认很多的鸡汤文里真的存在套路,也的确总有这个那个的朋友和表妹,但我们想想,小时候写作文,老师不就是告诉我们要运用素材来支撑论点吗?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你干巴巴一整篇说教,谁没事干听你训?听领导教导不够再来自己找不痛快?(2)没有不尊敬文学大家的意思,但我想请问一下,你们看过的文学著作,那些很有成就的作家们,他们的作品里难道没有所谓的鸡汤吗?偏偏你就能甘之如饴还要谢谢人家。不公平!(3)我自己也看到过许多文章里的表妹们,我也有些反感。但我们可以想想,一个人,不管他是写字的还是做其他的,他的生活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像三毛、毕淑敏那样历尽人间事,而我们不过是用身边最贴近事实,最容易让人接受的例子来阐述一下想要表达的道理,为什么就一定要受到那么多恶意的攻击?
理由2.干货文都是凑凑书单,找几个网站了事。
我想这样说:我还是得承认有些干货是缺少质量的,东西不够硬。(1)但是,除此之外,你喷它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那些书单是人家自己读过整理的,就算没读过也是花心思搜集整理的;那些网站是能给许多人提供实质性帮助的;那些技巧,那些逻辑训练,对你没用对其他人也许就有大用呢?举个例子,我经常看简书上一些大神的干货,像小六叔的时间效率干货,像黎敏培训师的逻辑思维,这些都是我不花钱就得到了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为什么不心存感恩的谢谢人家?(2)我们看别人的干货其实是一种前人挖井,后人喝水的做法。也许这口井里的水对你而言甘甜清香、而对他而言涩涩难咽,可是我们细想一下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也许你需要阅读量又没空阅读,看看人家整理好的阅读笔记,涨涨见识、省省时间,这不是自利利他的好事吗?这次没看到合适自己的,也许下次就有了呢?何况你要是有想法有实货也可以自己写出来分享,这样岂不是更好。如果你既收了别人的货,还要挑三拣四谩骂几下,是不是有点过河拆桥的嫌疑?
我还想说一说:
(1)作为一名非专业码字的,我们跟你拥有一样多的时间,都是24小时一天。甚至有些奶爸,职妈,每天工作很忙时间非常有限,但他们还是愿意挤出时间来写一写。可能你想说这是我们自己爱做的,关你屁事。是,我承认,写作可能是我们的梦想和爱好,但我作为码字的,每次动笔前我会想一想我这么一大堆废话能为你带来什么?不管是真的启迪了你、使你共鸣、还是推荐了对你有用的东西,总能使它有一丝丝价值,不至于真是对所有人都毫无作用的废话。
(2)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思考,就算愿意思考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分享。那些鸡汤手,干货手,哪怕段子手,他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费事、费力、费心的总结整理和分享自己的智慧成果,这件事在我看来是值得肯定和值得鼓励的。我们不要打赏,不要报偿,只是你的一个点赞,一句还不错,已经是最大的肯定了。这难道对你而言比喷骂更有难度?
(3)在媒体网络无比发达的今天,我们能接触到的信息太多。鸡汤很多,毒鸡汤也不少;干货很多,水货也不少的现象很普遍。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一竿子打倒一只船啊。毕竟精髓的东西值得你费心思挖掘,而寻找战果总比自己打下战果省力些。我相信一只老鼠害了一锅汤的现象终会变少。
最后,我想说的是,相比鸡汤和干货,我更喜欢写故事。但我就是看不下去有些人胡乱抨击。当然,看了此文,你有不同点可以随意提,要是喷,请嘴下留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