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理论的创始人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共创作了 22 本相关的书籍,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大知识体系。
要怎么才能更好的学习、掌握和实践定位理论?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二八原则,先学习掌握定位理论的三大贡献,就可以学习到定位理论80%的成果。
定位理论的三大贡献分别是:①竞争的终极战场是潜在顾客的心智;②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品牌;③品牌是品类及其特性的代表。
一、竞争的终极战场在潜在顾客的心智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有个旅游者行李被偷了,现在身无分文,幸好他手上还戴着一块名贵的劳力士手表。于是他就站在路边向来来往往的游客兜售这块手表,结果他悲伤的发现,自己花了2万美元买来的劳力士手表,现在叫200美元也卖不出去。
为什么游客不愿意买?因为旅客不相信这块手表是真的劳力士。显然,决定顾客买不买的关键因素,不在于这块手表事实上是真还是假,而在于顾客认为它是真还是假。这就是定位所说的认知大于事实。
真正决定顾客行为的是顾认知,发现这一规律是定位理论的第一大贡献:竞争的终极战场是潜在顾客的心智。
但是企业不能凭空改变潜在顾客的心智,只能在产品、渠道和媒介三大物理战场上构建某些事实,从而影响、操控顾客的心智,在心智战场上产生有利于企业的认知变化。
心智战场和三大物理战场,构成了商业竞争地图的大致轮廓。心智战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却是物理战场上所有行动的终极归宿。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物理战场行动和心智战场变化的因果关系,否则就会做出大量无效行动,盲人瞎马,误打误撞,浪费宝贵的机会和大量的资源……
二、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品牌
谈起商业世界的竞争,多数人认为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有人说是商业模式的竞争,还有人说是人才的竞争,以及资源的竞争、资本的竞争等等。众说纷纭,让企业管理者无所适从。
其实,只且只有有一个角度可以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并指导商业实践,这个角度就是顾客的角度。因为竞争的终极战场是潜在顾客的心智,其它战场的行动最终都要作用于心智战场。
当两名顾客自然谈论一件新产品时,一方会问另一方 “哪个企业生产的?”还是“什么牌子?”,毫无疑问,更可能问的问题是“什么牌子?”
再举个例子,品客薯片是哪个企业拥有的品牌?金霸王电池呢?南孚电池呢?作为普通顾客,恐怕很多人答不上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没关系。
这就证明了顾客更关心品牌而非企业。当然也就不关心企业拥有的资源、人才和商业模式等等。
因此,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品牌而非企业。
三、品牌是品类及其特性的代表
提到“最安全的轿车”,顾客就会想到“沃尔沃”这个品牌。“最安全的轿车”这个定位概念,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就是它的中心词——“轿车”,这在定位理论中被称为“品类”,另一部分就是它的定语——“最安全”,这在定位理论中被称为“特性”。
同理,说到空调时多数人首先想到格力,为什么会首先想到格力?因为格力占据了空调品类的一个特性:市场第一或者说领导者地位。
“市场第一的空调”和“最安全的轿车”,两者都能帮助顾客在同一个品类的不同品牌之间进行选择,所以它们都是特性。
因此,品牌是品类及其特性的代表,也就是占据了某个定位的名字。格力是品牌,沃尔沃也是品牌。这是定位理论对品牌的重新定义。
需要注意的是,特性不能脱离品类而单独存在,脱离品类的特性无法构成定位。
以上,就是定位理论的三大贡献。正确理解并掌握它们,就学习到了定位理论 80%的成果。
END
本文根据对东哥《升级定位》音频课的学习与思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