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好了的红茶还未饮几口,歌曲恰好响起。
一座城市在心中浮现,一个笑容在眼前凝聚。既然记忆牵扯到了,那就索性的全部打开吧。趁着歌声还在,我好回去看一看。海边的风是否一如当时,海边的桥是否不曾改变,海边的路是否还有过客,海边的屋是否依旧沧桑。
从下榻的青旅到海边并不算远,仅是隔了两个路口,一路向南,便可以看见蔚蓝一片。在没遇见她之前,我只是一个单独的旅人,每天在晚饭之后便过去走一走。海边有很多礁石,礁石上站满了人群,大多数都是在那里捉一些虾米螃蟹。
那天下午我刚从崂山回来,躺在青旅的床上休息,临近傍晚的时候我在青旅门口看见了她。在这之前我们并没有见过面,我和她是在某新生群里认识的,因为一个笑话,她称我为“姐姐”,假若她像一般情况那样叫我“学长”的话,那么我们也不会有太多的交流,但是人世间总会有些不太让人讨厌的意外,所以,我就在她的口中改变了性别。
我站在门口的台阶上,小妮子仰着头看我,哇,姐姐,原来你是这个样子呀。
啊哦,什么这个样子那个样子的,都告诉你了下了车赶紧去找宾馆,不听是不,东溜达西溜达的天都快黑了。
说话之间我打量着此刻站在我面前的这位东北老妹,长头发,碎花上衣,束脚牛仔裤,背了个黄棕色的皮质背包。
哈哈,我忍住不笑,活脱脱的像个洋娃娃。
接下来我问她要不要办理入住手续?是接受这种廉价的青旅还是去找高大上的宾馆酒店。她说我是随便啦,可是还有他们。
她指了指身后的同行者,加上她,一共五人,两个男生。
其中一个戴眼镜绑马尾露着大脑门的女生过来找我说话,她指着我说你笑起来很像王宝强。我白了她一眼,没再说话。
本来他们说是住一个高档点的大单间,五个人挤一块,到了明天再去找宾馆。后来又嫌青旅的单间面积小,挑来挑去,最后还是和我一样选择了十二个床位一间的地下房。
两个男生和我一个房间,她和那两个女生住在隔壁。
晚上的时候我带他们去海边,离的很近,也就是出了青旅门口再往南走两个路口。
海边很快就到,我们站在了沙滩上,小妮子很开心,在沙滩上跑来跑去,她脱掉了鞋子,她说姐姐姐姐,你帮我看着。我说行,你俩去玩吧。然后我就站在那里看他们,小妮子跑了过来,说姐姐姐姐你怎么不说话呀,我说我这么看着就很好。
之后我们脱掉鞋子,把脚埋在沙子里,站在那里说着有趣的话。那天是中秋节之后的第二天,月亮很圆,我很高兴。
那天晚上算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了,玩了很久才回旅舍,大家互道晚安。
第二天早晨集体赖床,九点左右才慢悠悠的起来洗漱。之后一块说去小青岛和鲁迅公园玩。
我们沿着海边走,到了公交站牌,然后上车,在小青岛那里下车。
小青岛是个公园,在岛上的公园,离陆地有不远的距离。
中间时段下起了雨,雨不大,我们冒着雨在礁石缝里捉螃蟹。
之后大家分散去玩,小妮子和我趴在栏杆上发呆,一起沿着后面的台阶走了上去,在上面碰见了个小女孩,小妮子把自己的猫耳朵配饰给了小女孩,小女孩咧开嘴笑了。
然后我们在南边聚集,合拍了几张照片。小妮子从照片上看很像个小孩子,一脸傻笑。
雨越下越大,我们离开了小青岛。有个男生说要不去买雨具吧,我摇了摇头,然后问小妮子你需要吗,她也摇了摇头。就这样我们淋着雨走,小妮子从包里拿出了小饼干,我们一起分吃。
我和小妮子还有另外一个男生沿着海边向北走,是一片海水浴场。小妮子在下台阶的时候被挂在摊子上的货品碰住了脑袋,她捂着头的样子太好玩了。
那个男生下海去洗海澡,我对小妮子说要不咱俩去八大关吧,然后我俩就沿着海边继续走,也不知道路,就一直走啊走,后来走到了其中的一条街,也不知道走到了什么位置。
后来我们就不走了,站在树下躲雨,前面有一座亭子,也有一群人在那里躲雨。
海面不太平静,云朵一团团的,压着海面,还有风,风还不小,吹的Z的头发飘飘的。
到后来撑不下去了,我们买了一把伞。这把伞后来坏了,被我一直保存着,但是毕业搬离宿舍的时候不慎丢失了。
回去之后,小妮子的一位朋友被海水浸湿了衣服,冻得在那里发抖。经过商量,我们找了一个宾馆,让她冲个热水澡暖和一下。
小妮子很着急,我知道她在担心朋友。我说没事这不是已经找到宾馆了吗,冲一下热水澡就好了。她把衣服脱下来给朋友穿上,我把衣服脱下来披在了她身上。
一切弄好之后,我们找了家饭店吃饭,我向老板要了一碗姜汤,想让他们暖暖身子,小妮子喝不惯姜汤的味道,她的朋友喝了一小碗。
我心想着,千万别发烧,在外地一定要平安,你们一定要平安。
吃完饭,他们说要去汽车站买票回学校,我说那就回去吧。
在路上的时候,小妮子对我说,她只是想开心的出来玩,怎么碰到了这么多事情。我给她讲我暑假里一个人在外旅行。告诉她没事没事,什么都会解决的。不要着急,慢慢来。你们回去也好,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已经缠上了一段羁绊。本来我可以谁也不认识然后旅行完之后回学校老老实实的等毕业,但是一旦认识新的朋友必将有新的事情和生活。
然后我们去火车站等公交车,开往汽车站的公交车。那天天气很差,一直在下着小雨,小妮子浑身都淋湿了。情绪有点不稳定,也不发急也不平静,我赶在她旁边,把伞让她自己打着,别乱跑,车会来的。
最后他们等来车,然后向车站进发,本以为今天就可以回去了,但是忽略了汽车站在另外一个区,中间的公交车坐了很长时间。结果就错过了回学校的长途汽车。我躺在青旅床上,问她到学校了没,她说今天不走了,找了个宾馆先住下,明天再走。我说那好,我也是明天回去,那明天晚上学校见吧。
第二天我回学校,当天晚上一块在朋友那里吃的油泼面。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海螺姑娘》,是她的形象。
今晚听的歌曲是《成都》,其中的一句“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我和小妮子是九月份见的第一次面,在那座城市里的分别也是在九月。
歌声越急促,我越是平静。
成都不仅仅是成都,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成都。有街道,有路口,有旅舍,有酒馆,有经久不衰的建筑,有永远留下的笑容,有微风轻轻吹起的衣角,有攥住不放开的袖口,有爬满青藤的房子,有可以走很久很久的桥头,有灰暗温暖的地下住所,有半夜凌晨的忧愁,有甜蜜有苦涩有离去有羁留。转啊转啊,从从头转到结尾,又从结尾转到从头。
写到最后,我一直在文中避免提到现实中的建筑标志。
地点我不想说,名字也我不想说,而这场相遇,我却来回的反复说。
后来我在一首词中写到,“相逢昨日如一梦,也想身前大梦留。”
好吧,找个机会,再去街头走一走吧,就算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