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波回忆杀,一句结果:当年的自己太菜了,最终竭尽全力也没考上理想的大学。
现在回忆起高中三年,在一所二类高中理科班三年总成绩都是第一名,成绩从年级二十几名飞跃到第一名是高一毕业会考,因为我物理考了满分。自此在理科班物理化学生物都是第一名,上台给同学讲过很多次物理化学题,因为老师讲卷子大家没懂我懂了,然后老师就上去让我给大家讲。
印象比较深,当时上课规定,如果上课困了可以自己站到最后一排听课,然后老师讲化学题,看见全班就我一个人做对了就让我去讲,然后我就从最后一排走到前面去讲题。
因为成绩突出,各科老师都比较关注我,对我很照顾,遇见问题都会很耐心的教我,当然也是因为其他人问题没有我多。那种全然的被老师支持与信任感,勤思考的习惯,努力的习惯,伴随我从高中到现在的很多年,也将伴随我一生。
后来我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以前看来是因为发挥失常。
毕业多年后的反思如下:
1、努力到压缩睡眠时间,很影响我当初的复习结果。人的健康情绪始终是影响你做事情结果与效率的第一位,如果是长久站,他就尤为重要。功夫在平时,不在于你每天进步多少,在于你每天是否在进步在坚持。
2、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弄懂了每个知识点,却没深入想想每个知识点如何考题,特别是综合性知识点。总的来说,学习还没形成知识体系,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弱不经考的。综合题就是考的知识点简单融汇贯通,需要对整门学科有清晰的知识框架。当年的老师也许传达过,是自己领悟不够。
3、时常想,如果再一次没有监督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一场长期的备考自己能否坚持下去。其实这种场景就在考研时体现了,如果你想考研,就是走一遍高三的经历,只是此时不一定有老师,不一定有那么多一起同行的人,于是没有人给你把握节奏,没有人监督你,没有人给你做榜样领跑,你是否还依旧?
4、最深刻的一点,是不知道为何要学习参加一场考试,也不知道考的结果对今后的命运有何影响,因为也没见过不同结果的人的人生效果的对比,就是当年自己的见识有限。所以也是提醒年轻人,越早的见识更多的事物越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而做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去行动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当你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不存在这件事是否难,你只会想到这件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成年人的世界也许没有那么多容易,但是有更多的自由,至少你知道每一次选择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不在有十七八时候的迷茫。如果多点忘年交,也许会有更多不一样的看法。
一句总结,当年十七八年轻的自己见识有限认知有限,才有人后来的人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个当下的选择都将成就今后的你。有时候不在于最终结果如何,而在于那个过程中你自己如何。尽人事,知天命~
三年寒窗过,祝福悻悻学子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