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篇文章是为了提供一个相反论点,给父母一份思考的空间。同时也帮助父母认识到同伴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在婴儿期,宝宝主要是和父母相处,还不需要与同龄人相处。在到了2-3岁以后,孩子开始进入同龄人的世界。
父母影响孩子人格?
如果你的孩子胆小自卑,问题一定出在家长身上!
你不能选择你的原生家庭,却可以选择如何面对未来的人生。
要想孩子有好性格,父母需要这样做。
……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标题,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父母可以决定、影响孩子的人格,并要为此负责。
告诉我们这些信息的作者,不一定做过大规模实验,他们得出这些结论是因为心理学家这么说、社会科学家这么说,以及/或者他们凭着感觉、不全面的观察,也认为应该是这样。
朱迪斯.哈里斯,美国多本心理教科书作者,在她的著作《教养的迷思》中,狠狠给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专家们的养育观一记耳光。作者的话不留情面,她说:
还没有证据说明家庭环境对无论是父母所希望的品质还是其他品质有任何长期的影响。
(传统模式)认为儿童由一组条件反射和一个空白的大脑皮层构成,等待心地善良的父母对他进行编程和设置。在儿童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基因和同龄人起作用,而父母不起作用。
教养假设变得如此膨胀,使父母不堪重负。
作者反对的是心理科学家经过实验、分析对比得出的结论,对于诸如弗洛伊德这种没有科学实验为佐证、靠大脑的丰富联想产生各种精神产物的专家,不在作者考虑范围之内。
作者在书中言语凿凿,采用了大量的心理学数据、实验,作者阅读过的书籍、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名心理学教科书作者。
在长年阅读、思考、比较、分析的背景下,各种知识、数据、材料在她脑子里融会贯通,使她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曾经支持的教养假设,是一个骗局。
教养假设:认为父母是孩子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成长。
教养假设是心理学的产物,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心理学家做实验时会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如作者所说:
研究者分别给两组教师放一段八岁男孩的录像,第一组老师被告知这个男孩的父母离婚了,第二组老师被告知这个男孩生活在稳定的家庭中。相对于第二组老师,第一组老师认为这个男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差。
实验手段的不合理:
社会化研究尤其是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或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社会化.研究是科学,因为它应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但大体上来讲,它不是实验科学。做实验时,要先操纵或控制一个变量,观察它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由于社会化研究者不能控制父母的教养方式,因此,他们没有做真正的实验。相反,他们利用了父母教养行为的差异性,让其他变量自行发生变化,然后系统地收集数据,试图发现其他变量的变化。
实验考虑的变量太少,根据作者的观点:
在研究父母离异是否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时,实验者忽视了因为父母离婚导致的其他问题:
经济水平下降,家庭频繁搬家,搬家后的社区影响(因为经济下降,可能住到不良社区,而孩子受同伴影响非常大),以及
情境的影响(回到原来的社区,会令人想起不愉快经历,却以为自己的人格受到童年事件影响),天生性格的影响(有的乐观些,有的悲观些),甚至基因的影响,等等。
朱迪斯.哈里斯认为什么才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呢?基因和同伴。这帮助我认识到了对人格可能有另一种解释。比如:
我见过一个女人,喜欢站在一个制高点居高临下地说话,而缺乏体察别人立场的能力,且性情急躁。以前我会将这种现象归因于她父亲。她父亲是个普通工人,却常以领导自居,说话有腔有调,在单位很自然会得罪领导,在家里就变得更加暴躁。
在学习了朱迪斯.哈里斯的理论之后,我知道了还有另一种可能:女孩承袭了父亲的基因,有着自我中心、无法体会别人思想的性格;因为这种性格,在同龄人中不受欢迎,难以融入群体,导致无法在群体中社会化(学会社交方式、语言、常识等,且自我修正)。她没能进行正常的社会化,她的行为思想模式受基因和家庭观察的控制。
关于婴儿养育
多对你的孩子笑,多拥抱亲吻他,这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多对你的孩子讲话,帮助他尽早学会说话,
每天和你的孩子每天在地上玩,一起度过高品质时间,
……
这不是我们在接受的育儿理念吗?人是文化的产物,在这一点上清楚无疑。我们这样想、这样做,是因为周围的环境里全是这样的声音。
最终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是因为爱孩子而每天拥抱抚摸孩子,还是因为理性告诉我们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一百多年前,人们并不普遍这样做。因为那时没有什么育儿专家指导人们如何养孩子。父母们都借着传统、常识、直觉来养育孩子。孩子们最终感官发育正常,不管早晚都学会了说话,而且还有做出杰出成就的。
朱迪斯.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说:
“在传统社会中,父母不是朋友,也不是玩伴。对传统社会中的人来说,让父母取悦孩子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你告诉他们什么叫做“有品质的时间”,他们一定会笑得趴在地上。”
关于婴儿养育,作者指出:
如果大脑需要诗歌阅读和漂亮的风铃,才能使它的神经元发育完善的话,那么我们祖先的大脑就应该有缺陷了。
聋哑人夫妻的孩子没有学习手语,除了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之外,他们无法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他们最终也学会了说话。
孩子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可以得到社会化,即使他们的父母没有读过史博克(斯波克)医生的育儿手册。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社会中儿童的大脑都能正常发育,即使他们的父母没有为他们读《晚安,月亮》。
能跟妈妈一起学习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孩子不会自动将这种学习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中去,因为跟妈妈一起学的东西可能在其他情境中毫无用处。
作者这样告诉为人父母者:
不要去理会专家们怎么说。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很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轻松点,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各种文章、书籍关于早期育儿的观点,所基于的实验,往往如作者所说“效果较弱,结果短暂”,或者就是极端情况,比如“小白鼠长期不见光导致眼瞎”,这些都没有借鉴、参考意义。
当下的父母是最焦虑的。社会使然,文化使然。如豆瓣一个作者所说:
人生,以及由无数个世世代代的人生组成的社会,实在是复杂和麻烦,麻烦让我们总是希望找到一种理论去解释进而解脱,但复杂又让这成为不可能。最后还是得返璞归真,顺其自然。
任何专家都是一家之言,可做参考,不可全信
这是一本可以提高育儿方面的思辨能力的书。它帮助我看到问题的多个方面,不轻易相信实验数据。当然,我也不会轻易相信朱迪斯.哈里斯。
作者在诸多方面的论证都值得推敲。
比如,作者反复强调:
父母和孩子是双向影响的。可爱的孩子是因为可爱,所以父母拥抱更多,还是父母拥抱更多,导致可爱呢?不好说父母决定了孩子什么,应该是孩子本身的先天特质也决定了父母的养育方式。
作者似乎有些矫枉过正。针对更顽皮的孩子,父母完全可以采取克制本能、更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方式来应对。
如《发展心理学》(罗伯特版)所说:不是所有难养型婴儿都会出现问题。关键因素似乎在于父母对婴儿困难行为的反应方式。如果儿童困难的、苛刻的行为引发出父母愤怒和不一致的反应,那么儿童最终更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在反应中展示更多温暖和一致性,他们的孩子日后更有可能避免问题。
朱迪斯过于强调父母对孩子没那么大影响,却故意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父母是成人,可以且有能力选择应对孩子的方式,从而在孩子的成长路上铺垫一块更好走的石头。
再比如,作者说“即使狠毒的方式一样,每一个孩子对狠毒的反应也不一样,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也会有不一样的反应。如果狠毒的父母只对一个孩子有影响,使这个孩子到了看心理医生的地步,而其他的孩子却过得很快活,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作者要求其他心理学家提供严谨的实验条件、手段、数据,自己却不提供任何实验,有些地方仅靠臆想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上。
作者除了没有提供任何实验结果之外,她的论据总是自己的两个孩子。在评价别人实验有问题时,她却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孤例不证”。况且,她的两个孩子截然不同的个性并不能说明她对两个孩子没影响。
此外,在提供支持自己的观点的研究结果时,采用了“有研究表明****”这样的字眼,却没写明是什么研究、样本多大、考虑的变量有多少。
作者采用这种可怕的论证方式,却不以为意,反而面对“挑衅者”——比如她的一个研究生,称对方“自以为聪明”,在批评华生的观点时,说自己在把华生僵尸搬出来“鞭笞”。认为大学教授不过是“兜售广为人们接受的信条教义”,而上课的大学生“轻信无知”。
这时候就不是论证方式的问题了,而是作者自己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是否影响了作者的视角、判断、取材,也未可知。
专家的话,只能用来丰富自己的育儿见识,而不是全盘装入自己的内存。我们需要听不同人的声音,但任何人的话都不必全信。见到有人说“育儿书读多了,会草木皆兵”。这种情况,要么是自以为读多了,其实读得还不够多;要么就是还没形成自己的育儿理念或主线,导致不论看到什么都信以为真、诚惶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