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 记忆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代表作的最新版,作为经典的心理学教材,本书包含了14个心理学入门需要学习的主题,包括心智、生物心理学、感觉与知觉、学习、记忆、思维与智力、毕生发展、意识状态、动机与情绪、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治疗,以及从应激到健康和幸福等内容。

记忆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记忆代表了他的人生,因为有记忆,我们才能成为独特的个体。

也有人说,记忆就像沙滩上的脚印一样,极少不被磨灭。

究竟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生物基础是什么?我们如何形成和提取记忆?记忆是否能准确且永久地记录我们的过去?还是像沙滩上的脚印一样,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

事实上,关于记忆的真相包含了上述两种极端情况。记忆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尽管我们的许多记忆仍然很准确。

我们可以花几秒的时间来测试下,按顺序记住这组字母:I B M U F O F B I L O L

大多数人能准确记住5到7个字母。少数人能记住全部字母,是如何做到的呢?嗯,应该是找到规律(你可能注意到字母中有一些熟悉的缩写:IBM,UFO,FBI,LOL)。找到规律就会大大简化记忆任务,因为你可以利用已存储在记忆中的材料。很显然,在小测试中,我们只需要记住四个“组块”信息,而不是12个不相关的字母。

认知心理学家把记忆(memory)视为一个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的系统。简单来讲人类的记忆就是信息加工系统,像计算机那般,它会对接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建设性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与计算机不同的是,人类的认知记忆系统是选择性地,有时是带有偏见地,从感官中获取信息,并将其转换成有意义的模式加以存储,之后根据需要对这些模式进行提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记忆往往代表对事件的独特感知,它既不准确也不客观。

因为我们会集中注意在自己予以关注的信息上,或感兴趣的信息、能唤醒情绪的、经历过的……

但在提取记忆的过程中,记忆又会耍一些出人意料的花招。要么记忆搜索失败忘了,要么会提取到从来没有过的。记忆还可能对我们开更大的玩笑:让我们记住了宁愿忘记的,忘记了想要记住的。

对记忆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回看《别相信任何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