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雪落,寒意脉脉,天各一方,山遥水阔
又是一年冬至,早上带着浓浓的不舍离开温暖的被窝,用红糖水煮起了汤圆,这似乎是南方的传统,冬至日的早上,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红糖姜水煮的汤圆,汤圆是用糯米粉团起来的,没有馅,前一天晚上包好,冻进冰箱。其实我是不大爱吃这东西的,每年冬至的时候都想要放弃这一项内容。妻说,一年就只有这么一次,怎么能不过呢?
据说冬至日在妻的家乡,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也许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了,从小到大冬至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活动,我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没有印象的时候,一般都觉得会是吃饺子或者面条。就像妻说的,我们那边吃个饺子就是过节了,也许真的是如此传统吧,也可能从前是和妻的家乡同样的传统,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渐丢掉了。因此纵然冬至丸我不喜欢吃,但每年看着妻隆重准备的样子,还是愿意继续这样下去。
今年深圳的冬天来得比较早,也许只是感觉的,因为往年并没有印象什么时候降温,只是觉得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冬天就这么来了,也许并不是冬天来得早,只是今年的春节来的比较晚吧。记得岳父说过,若是冬至寒冷,那么春节时候便不会那么冷了。首次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还觉得新奇,也许这就是长辈的经验吧,只是每年都没有留意去验证。
除了冬至丸,还有一种叫做冬至饺的东西,也叫冬节鸽。其实就是一种看起来比较大的饺子,然而表皮却不是单纯的面粉,而是混合了糯米粉以保证粘合力和口感,而內馅则会放入炒好的肉干、鱿鱼、芹菜等料,煮起来也类似饺子,吃的时候再撒上白胡椒粉,从口中暖到心中,不同于很多人第一次吃到时候的惊艳,多年前我第一次吃到的时候只是为了在寒夜中填饱肚子,并没有觉得多么的好吃,之后则是每年冬至都会吃。今年冬至前没有回岳父家,而妻也并不会做这冬节鸽,于是今年冬至并没有冬节鸽可以吃,我却愈发的想念起来。同样第一次吃到时并不觉得喜欢,但是却越来越爱的除了冬节鸽,还有一种叫做小米的食品。不是北方的小黄米,而是同样用番薯粉做成的皮包裹着至今不知道是什么肉的馅,上锅蒸好沾上耗油,味道也是极好的。
妻的家乡有不少吃食都让人怀念,也许我的家乡也是有的吧,譬如已经闻名全国且从小吃到大的煎饼果子,那些从小到大并不感冒的面食糕点,还有我比较喜爱的驴肉火烧、老豆腐,还有吃的虽然不多但是总是想念的羊汤。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和朋友开车带着我去某个镇上去吃号称百年老汤炖出来的猪蹄,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什么印象。小时候的我对吃似乎是不怎么挑的,姑姑家煮上一碗清真杂面,或者红糖水冲上一碗油炒面,就已经满足的不行。
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