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各个寺庙的雕塑,你见到最多的是以下几个形象:
四条臂膀擎着四种法器,站在金翅大鹏鸟Garuda身上的毗湿奴(Vishnu),保护之神,印度教三巨头之一。
骑着公牛的湿婆(Shiva),破坏之神,印度教三巨头之一。当然,你见到最多的也许不是湿婆的脸,而是他的男性生殖器。。。叫做林迦。林迦通常和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优尼放在一起,古老的生殖崇拜嘛。
小天女Apsara,这个数量就很多了,基本上在任何一个寺庙都能见到许多Apsara雕刻。这也很正常,神佛也需要很多人来伺候嘛。
印度教剩下的那个巨头叫做梵天(Brahma),宇宙的创造者,不过你在吴哥窟却难觅其踪影。据导游说在泰国主要供奉梵天。
除了几位大佬,吴哥的雕塑也时常从传说和史诗中取材。古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就有不少故事被刻成了浮雕。比如小吴哥西侧回廊南部所雕刻的就是《摩诃婆罗多》中著名的俱卢之野大战。
《摩诃婆罗多》的故事我在小时候读过,当时还不自觉地把其中的主要人物与评书中的人物做对比:英武绝伦的阿周那就像是赵云,勇猛而力量惊人的怖天就像张飞,足智多谋的的黑天当然是诸葛亮,而那个一向讲求道德信义、行事冠冕堂皇,却在关键时刻撒谎的坚战王则活脱脱是个刘备的形象。
在回国的飞机上,草草翻了一遍《摩诃婆罗多》的缩写本,却惊异地发现,《摩诃婆罗多》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惊人相似。
《摩诃婆罗多》重点描述了俱卢之野大战共十八天中所发生的故事,而《伊利亚特》的主要篇幅则是特洛伊战争十几天中所发生的情节。
《摩诃婆罗多》中的黑天受过咒语的保护,从头到脚都不会受到伤害,只有脚后跟才可能被兵器所伤,最终被猎人射中脚后跟而死,而《伊利亚特》中的阿喀琉斯也是全身刀枪不入,最后被帕里斯射中脚后跟而死。
《摩诃婆罗多》中的般度族胜利之后,却被对手俱卢族的残存势力趁夜偷袭,全族覆灭,而《伊利亚特》中的希腊联军胜利之后,在归国途中遭遇海啸,全军覆灭。
当然,或许这些只是巧合。个中渊源,就不是外行的我所能冒昧揣测的了。
《摩诃婆罗多》的这一段:
就被刻在了小吴哥的回廊浮雕上,可以看到躺在箭床上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