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你觉得什么是最浪漫的?
“在摩天轮的最高点表白?一起去最火的网红地点打卡?一起拉着手逛着街?在每个节日都送礼物?还是一场盛大的求婚?”
其实,我想说,老一辈的爱情,才是最浪漫的,他们一起风风雨雨走过了一辈子,各自嫌弃,却始终在心中牵挂着对方。
50年代的婚姻,没有房没有车没有钱,却比现代人幸福,他们的婚姻简单的不能再朴素。
爷爷奶奶一辈子都是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没有花前月下,只有柴米油盐和被太阳晒得黝黑的手,当时的婚姻,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人相亲见了几次便结了婚。在田间地头,是最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头老太太,没有去过大的城市,没有年轻人的浪漫与诗意,每天面对的是生活,是最平凡而又质朴的爱情故事。
八十年代的婚姻,有了一定物质基础。他们的婚姻更加追求物质化。他们的婚姻是汽车、房子、存款,也可以说是到了“拼爹”时代。“富二代”、”官二代“更加受宠。现在的年轻人更物质,更现实,更赤裸裸。拜金社会,物欲横流,享乐主义,人们没有了信仰,没有了思想觉悟,啥都不信,就信“钱”。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现在的爱情已经熏满了“铜臭味”。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常常用这句话来形容老一辈的婚恋观。“在这个快餐式爱情的时代里谁又能遇到小火慢炖的粥”这句话则是形容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说:“关于零零后的婚恋观”向往自由的零零后:真爱可以没有但自由一定要有。习惯了快餐式爱情的零零后:以最快速度谈上一个男(女)朋友,而且是不花时间,不花精力不花陪伴不花心思不花钱。也有对一生一世一双人憧憬向往的:毕竟我们俩在一起两年时间了,谁的青春不是青春,我们还是得给对方有一个完整的交代,对吧。零零后的爱情观 绚丽丰富而又浪漫 但请记住爱情的选择不是为了爱情 而是因为爱情可以有更好的你我。
有人说:“真正的爱情是一种纯洁心灵的奉献,它应该有一种至高无上的美。爱一定要有彼此之间真正的了解,感情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处理感情问题的是否得当,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苦乐或成功。爱情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一个人得到鼓励和激发,而更有创造性,更有冲力。”
还有人这样认为:“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更高一层的奢求。幸福的婚姻是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没有面包的提供,谈什么爱情呢!大千世界,缺了钱又能做什么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婚姻的爱情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崇尚婚恋自由的同时,物质婚姻也已然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虽然它给爱情平添了很多“杂质”。但说实在的,这也没什么错,因为社会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如果再加上爱情,岂不乐哉。
其实,就婚姻而言,物质和感情,都重要!少一个,这段婚姻都是难以为继很难长久的。但是,很多时候现实就是一道单选题,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客观地说,在婚姻生活中,物质似乎比感情本身更重要。因为物质基础决定了婚后感情的质量。虽然好的婚姻可以改变物质生活,但谁都想在婚姻生活中少奋斗点,少付出些。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人们会更多地注重婚姻中的门当户对。在选择婚姻时,他们将相应的物质条件作为婚姻选择的基本考虑因素。
追溯到老一辈人的婚姻,可以说很多是即没有爱情,也没有面包。但他们却可以风风雨雨走过一辈子,而且在婚姻的良性作用下,他们不仅改善了物质的“基础”,甚至携手“编写”了关于婚姻和爱情的完美情节。对于爱情婚姻,是把自己的人生进程续接在另一个人身上,将自己的心交付于对方的掌心中,而且两个人在精神层面有很好的交流沟通,也因此会和睦的在婚姻生活下同甘共现今结婚的成本越来越高,担负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婚姻也变得越来越“不堪一击”。离婚已司空见惯,而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自然也变得很脆弱。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轰轰烈烈的爱情在婚姻“柴米油盐酱醋”的洗刷下也会慢慢变质。
虽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有多少人能坚持到最后呢?所以,如今的婚姻,也许只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会美好。
曾经马信式的爱情在这当代快餐式的恋爱就显得格外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