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觉,年已过近半,假借今日之事,去翻腾内心曾经深处的话语。特拿出来分享之
2015.5.15怀着某种反复听谋首歌,当重新听这首歌,就能欣赏到当时的心情,心情彼时彼刻才算,时过境迁,心过意迁,也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和我现在的感觉一样,她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总有一种放不下的感觉,是不服还是别的什么的,有些事在旁外人一样道破,自己却转不过弯,围绕爱这个字,激发了多少情感,古今文人墨客,凡飘逸令年轻人为之文章赞叹,临摹,皆由情爱所生。豪情壮志者,如老骥伏枥,年长点才能领略到,有些道理纵然很早就知道,但真正理解不知要到何时,这次华山之旅,留心体验,留文纪念。
那种所谓老骥伏枥之豪言壮语,心有略领,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接触的人也越来越牛掰,人比人能气死人,但是他们的那种生活,确实令我向往,而且慢慢的人生的目标逐渐清晰起来,到每一年的计划,不在漫无目的,有爱好,有工作,有朋友,能赚钱,这种日子偶尔会感到无聊,但是无聊何尝不是自己回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5.12序 上 开 咚 四周 (转到低,超车远近交替,双闪近光,灯良,无灯,关灯)周转 安全带 左转灯及鸣笛 起步 日考
上 开 叮 周 安全带鸣笛 起步左转 近光灯 右转 百米 变道 超车 (左转远近光交替,35km/h)掉头 直线 夜考停车 关灯 双闪、
估计,练车的人中,鲜有人, 把考驾照的步骤,整成文言文,自己当时沉浸在文言书籍,也挺有思想的。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不觉也过两天,今来谈后感。
之前对曾不是很了解,只知是一位大师,有深厚的文化造诣,读完之后,略有了解。他很好的诠释了天道酬勤,以及通过自省,达到“圣人”的程度。曾之前受过的那么多委屈,没将他压垮,反而称为他的垫脚石,他通过几年的反省,以及几近苛刻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凡他的要求皆常人不能胜,从各个方面,在几年的反省中,他终于完成了蜕变,之前的刚强傲气全无,换而是平易近人,用一句话说“往事如酒,久之细品,甚美,回味无穷”,和苏秦相似,在秦国碰壁后,不断反思,从而有悬梁刺股之佳传,继而领悟纵横之道。
他与左宗棠的事,也是看过书以后才知道的,“既生瑜何生亮,既生曾何生左”,两人太不同,一谦和一高傲,由于左的欺人太甚,引发了二人的冷战,直至曾过世,后左发现,曾乃实圣人矣,最后以晚生自居,可见曾之人格魅力。
所悟,何须呈口舌之争
有少有所成必有大器晚成
朋友,应该珍惜,不可随意调侃,应及时道歉
天道酬勤
处事圆滑,外圆内方
学,贵在思,学而不思,终不成事。
记得在哪一段时间,自己心出奇的静,什么都可以看的进去,有好书,就去干掉,并且及时写了东西留文,无所干扰,如今回头看看,那时候的文字,算不上华丽,但又不失精彩。
《春秋大义》
灭商之后,只灭王,没灭族,在天下之主的改变,非不能灭,因势所趋也,然周人依然不起商人,揠苗助长等不好成语,均指宋国,赤裸裸鄙视,人之常情,高位鄙底,苏秦成就相也,大嫂的反应,足以说明大多世人皆如此。
儒家在春秋,为原汁原味的儒家,至于汉,早已经变味,儒家思想为产品,既有消费对象,便要为消费者着想,消费者即为皇权,
人人都想标新立异,自己也在其中,让自己能很好的反驳别人是的那种虚有成就感,虚有多巴胺,当时听说,这本书深刻的剖析的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然后自己花了半年的时间去拜读了下,偶有只言片语,无论正确与否,不同维度不同风景。
《虽败犹荣》
一个人孤独是表面孤独,一群人孤独则内心孤独,孤独乃必修课,乃己与己对话之良机,面对真实的自己 ,直面自己的不足,
坚持写作,总会改变,我固然不能天天写作,但是小写一段还是可以的,
毕业后都将各奔东西,
处事,揣摩,人言人话,鬼说鬼语,
有的人,像陈酒一般,当时不觉的,时间越久,越醇香,
父母的委屈,尔等怎知,
今天正巧是母亲节,俗语,当娘方知父母恩;看到的鲜丽,背后总有黑暗时光,没有什么理所当然,以前看到别人对他们父母怎样怎样,自己就很难理解,后来慢慢接触的多了,以及自身周围的例子,人言可畏,人行可鉴。
相比通过正常渠道去的成功,人们更愿意倾向于,非正常渠道,取的成功地位,譬如谁谁谁不学习,依然现在混的风生水起。在外漂泊的人羡慕,安稳的人,反之,围城现象屡见不鲜。似乎大多数人们都喜欢看笑话,特别是别人通过努力,然后一败涂地。自己有旦旦的快感。当看到同等的,别人比的逼自己好的时候,又有丝丝怨恨。
又有人说:富人(精神与物质)相互追捧,相互合作,穷人相互贬低,相互拆台。
2015.4.28你还信中医吗?
今天看了罗辑思维的这期节目,看这个标题就能够吸引人,这是一个敏感话题,敢于如此赤裸裸的批判,恐惟有罗胖一人矣。
我没咋看过本草纲目等古典医学专著,所以对于他今天说的好些例子,都比较吃惊,有好多所谓的方子,当属无稽之谈,可笑之极。今天我随意翻了下本草纲目的人部,大吃一惊,虽然有很多怪方,但究竟能不能用,这尚是一个问题,怪不得本草纲目那么方子,都是听来了,有效没效就不知道喽。还有他今天提到青蒿素,虽说是在晋代的书籍里找的,但是听罗胖说,该书有四十多个方子都是治疟疾的,好多方子竟像笑话一样,有时间我也看看这本笑话。
就地震前兆那个事,所谓的动物异常,天天都有,恰好在地震前遇见,我们就拼直觉去断定,此乃预知地震的方法,未免有些太武断了吧,就像游泳的人身材都很好,但是我们也应该这样想,因为他们身材好,所以更适合游泳,不是吗?不要拼主观的直觉去判断,应该言于理。
今天也知道了,华盛顿也是个奇葩,居然死的好窝囊,以前都不知道。
对于中医的方子,我一直很好奇,当时,这个方子当时是怎么确定的,是拼经验,在人身上一边一边的试出来的,还是根据所谓的理论,总结出来的。据说现在中医奉行的理论依然是两千年以前的黄帝内经,有点略显尴尬,两千年,居然没什么新的突破,好歹出来几个破旧立新的人么,我也是醉了。
是不是我们的思想依然很保守,不愿意去对老祖宗的东西提出质疑,突然想到战国时代以及历朝历代的变法是多么难,变法者是要顶着多大的压力,我等是如何也想像不到的。不可与之虑始,可与之乐成。何等的远见,佩服佩服!
今天还明白,明话要理之之境,不可妄断。
时隔两年再观当时之余,沉默片刻,或喜或悲,记得前段时间,有个客户给我说,现在的病人,太可笑了,自己来看病,医生让他去做检查,病人却认为医院在坑他的钱,看完病,医生说没啥,病人却说我排队挂号,你居然不给我开药。客户经历的多了,边有了应对措施,对于这一类病人,就开中成药。客户给我说,他也不太相信中医,作为学中药的我,也默默的认同了主任,并大谈特谈关于中医不靠谱之事。
可是后来想想,有些东西,不是靠嘴说的,不是靠传承,而是在血淋林的事实面前,承认不足,不是打太极,归结于客观,不可抗力。人生路何尝不是这样,抱怨自己出身不好,运气不好,如果当时早到一会,或者多等一会,多留一个心眼。
对不起,天天都是直播,没有彩排的机会,基本不会给你第二次的机会。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曾经自己去北京面试一家德国外企,第一面自己果断的语气,不按常理的发言,PK掉了几位竞争者,成功进入了第二轮面试,在二面中,自己放松,也是侃侃而谈,给了面试官的很大的信心,我自己也能感觉得到他们对我的信心,还给我告知了一些公司的政策等等。结果不出意料,我成功,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自豪,多么的骄傲,一下狐狸尾巴翘上天,忘乎所以,忘记了邮件里边的内容,就去嗨了。直到最后从北京回家的时候,出于虚荣在看了一眼邮件,自己就呵呵了,转战到太原,找个网吧上的夜机,匆匆忙忙的完成了测试,还有给公司的右键,庆幸自己在最后的10分钟完成了所有的内容,很遗憾,做完火车,接近晚上十二点的那个状态,只有自己知道有多差。
那件事之后,我也有预感,打了无准备之战,必败。很遗憾,我再也没有收到那家公司的消息。
那种感觉一下从天上掉到了地下,这时候去申诉?去再找?再给一次机会?
对不起,我们都是直播,没有彩排。
《皮囊》
流水已逝,心非昨境
突然想起今天看皮囊这本书,感触最深的无异于兔唇和厚朴的事,前者总以为对自己要干的事很明确,并相信自己能办到,不断有意无意的利用别人从而实现自己的利益,并且自高自大,不愿听取别人的建议。而厚朴也是那种所谓的自由者,总以为自己的做法才是真正的青春,对自己的做法没有任何反思,他的行为在稍小年纪同学的眼里,似乎才是真正的青春,但是在比他大的同学眼里,他的行为幼稚之极,猛然想到了过去的自己,还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到最后作者才是最后的赢家,过上了他俩都像过的生活。有目标固然重要,但是要切实际,并且朋友交往,本着一颗赤子之心,不要想着利用这个利用那个,将心比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朋友是实实在在。
已经忘了这本书的具体内容了,大概就是两位大学生,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一位安分,老老实实读书考试完成学业,另一位放荡不羁,能力也特别强。但是到最后最后才发现,正在的赢家,其实是那一位老老实实读书完成学业的人。
对于这本书,自己的感悟也就是,对于某些事,急功近利,不好,路遥知马力,要给自己建立长期的反馈机制,例如健身,写作,投资理财,投资自己,时间才是我们最伟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