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颇不宁静,随手打开搁置了两天的《偷影子的人》,想着唯有读书可以治愈自己吧。不曾想我竟然连续读了好几个小时,不读完根本停不下来。
印象中有谁说这本书没有读太懂,但是我却读得感同身受。有人说这是一本温情疗愈小说,我不太明白怎样定位温情和疗愈,我只懂在我读这本书时,明明没有很吸引人的情节,也没有让我欲罢不能的悬念,我却依然停不下来。我感觉,这本书就如一曲能穿透我灵魂的曲子,一点一点缓缓地流过我心间,让我沉在其中。
即使,曲子停了,余音依然绕梁……
《偷影子的人》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作品,故事用第一人称展开讲述,这让大段的心理描写更加直击内心。书中的“我”是一个转学到陌生班上的小男孩,年龄最小,长得也弱小,因而常受欺负。偶然的机会,“我”发觉自己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洞见别人的心事,洞悉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因为这个能力,“我”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因为肩负着使命,要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我”偷了老是欺负“我”的马格的影子,看到了他的家庭生活状况,知道了小霸王马格之所以那么专横,是因为缺乏家庭温暖。了解到马格的原生家庭对他性格的影响,“我”为自己有一个善解人意而又特别爱我的妈妈而庆幸,我也选择了原谅马格的年少轻狂。
“我”偷了警卫“伊凡”的影子,知道了他所说的母亲的信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我”知道了他有多渴望母爱,于是主动和他做朋友。并偷偷炮制一封母亲的信给伊凡。从而让伊凡走出封闭的自我,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去滨海小城旅游时,结识了美丽可人的“克蕾儿”,我偷了她影子。知道了克蕾儿内心的孤独与心思。“我”和她惺惺相惜,留下了一段青梅竹马的恋情。“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一别多年未曾再见,克蕾儿却在海边等了“我”四年。然后,各自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
“我”偷了苏菲的影子,知道了她的内心世界,知道了她的自卑与懦弱,知道了她父亲给她的压力让她活得没有自我。“我”用自己的生活经济开导她,鼓励她。成年后的女孩遇见一个懂自己的人不容易,苏菲开始对“我”深深的地迷恋,“我”却一直在若即若离中……
“我”偷了吕克的影子,知道了他小时的梦想就是做个医生。长大后“我”成了医学院的学生,看到曾经和“我”一块谈理想的吕克成了面包师,“我”灵魂深处的某种使命再度被唤醒。“我”想方设法点燃吕克的梦。虽然最终发现原来吕克最快乐的事是做面包师-----“你不能干涉别人的人生,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这是他的人生,只有他一个人能决定他的人生。”这是多么真切的领悟!
“我”偷了别人的影子,“我”读懂别人的内心。所以“我”虽然也有自己的不幸,但是,“我”宽容而又慈悲!而这慈悲,源于懂!
整本书交织着感人至深的亲情、相知相惜的友情,当然也少不了忧伤而又美丽的爱情。清新细腻的文字和温柔感人的故事相得益彰,带给我的是笑中带泪的阅读感受。读着读着眼泪就想掉下来,眼泪未擦干,读着读着忍不住又会心笑起来。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这就是阅读的幸福。即使含泪也幸福!
这幸福,有时是因为懂得!
关于亲情,我懂得“我”成长中也有痛,爸爸移情别恋抛弃了妈妈,“我”在学校受欺负,在家里还要面对忧伤的妈妈。“我”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没有留住爸爸,“我”活在自责中。“我”以为爸爸再也不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以为他彻底抛弃了“我”。后来才知道,原来爸爸一直在关注“我”成长,一直都在写信给“我”,是妈妈屏蔽了爸爸。“人一旦开始撒了一个谎,就再也不知道如何停止。”妈妈的谎言让“我”晚了很多年才知道这些,“我”还是选择了原谅,原谅这个世界。慈悲,源于懂得!
生活总是甜中带着苦,妈妈对“我”的爱太好太全心全意。在“我”小时候,她给“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她的爱让“我”在失去父爱以后依然有幸福的理由。当“我”不再是那个她需要全力保护的孩子,她再也不必藏起泪水,藏起她从未远离的悲伤。只是“我”还没来得及回报妈妈,妈妈已经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我”学医是为了减少妈妈的痛苦,妈妈却为了支持“我”而撒谎说去旅游,当她病痛缠身时依然对孩子撒谎说她很好,这就是母爱,这就是感人至深的亲情。
关于友情,我懂得成长是一个疼痛的过程。随着“我”渐渐长大,“我”偷影子的功能也渐渐远去了。曾经的同窗各奔前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忙碌中奔波,“人们连他人都不会关心了,更何况他人的影子。”---------没人再去在乎别人的内心和影子的灵魂。“我”有模有样上课,若即若离恋爱……直到“我”再见到吕克,“我”才发现朋友从未走远,那些一起走过的岁月已深深烙印在心里。“我”要帮助好朋友吕克实现幼时的梦想,“我”为此竭尽全力,无怨无悔。虽然,最终兜兜转转,吕克选择了依然做个幸福的面包师。这就是友情,从不因时间从不因别的而消失。
关于爱情,我懂得,当沧海桑田,真爱永恒! 一段美丽的邂逅,有时是时间的问题,两个人得在对的时间遇到对方。“我只是你生活里的一个影子,你却在我的生命里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不对等的爱情,一方的付出得不到幸福,虽然苏菲说“离开你,凭一己之力我做不到”,但是最终她还是选择了退出。不是不想爱,是无力爱。只因“我” 的灵魂深处藏着那个不知道姓氏的克蕾儿,她对“我”写下:“我等了你四个夏天,你没有信守承诺,你再也没有回来。”爱情,莫非像影子一样,有人踩中了,就带着离去?还是因为爱情跟影子一样怕光,又或者,情况正好相反,没有了光,爱情的影子就被拭去,最终黯然离去?又或许爱情就是这样没有道理,就像我相信你会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故事的最终,当年患自闭症的聋哑女孩克蕾儿因为“我”读懂了她而走出自闭,最终成了音乐学院的大提琴手。“我”也最终找到了她——小时候的灵魂伴侣,“我”亲吻了她的影子。这就是爱情,跨越千山万水,原来我还在等你!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拥有时,请珍惜,爱,就用心爱;失去时,请释怀,散,就随风而去!
慈悲,源于懂得!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因为宽容,所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