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十八岁的朋友,为情所困,只能劝他说,孩子,今后的路还长。自己已经无法记得,在这样的年纪,是如何度过彷徨、迷茫与苦闷的。
10年前,当能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会害怕成真,反而走了一条无法预知的路。5年前,还在犹豫是回国还是继续留在海外。1年前我还没有在简书写作……
有时候真想像电影里那样,穿越回去,告诉20年前那个羞于向女孩表白的自己,大胆一点。告诉那个拿着毕业证在人才市场找工作的自己,别放弃某一个更好的面试机会。或者在寻找各国院校招生信息的时候,催促自己写一份更走心的研究计划……
但如果能这样穿越回去,自己也就不是现在的自己了,不是吗?所以看着18岁,23岁或者27岁的年轻人犯错时,只能说,去多经历一些吧,你们会找到自己的路。
我们没人能看清未来,这才使得未来更加迷人。因为,没有发生的,对你来说才是最精彩的,也是最值得去过的生活。
一年前,来简书写作的时候,我真没有想到,会成为签约作者。虽然之前长期都干着与写作有关的工作,但还不能算是个作者。
一开始,有的文章写得像论文一样晦涩难懂,有的写得过于自我陶醉,有的可能根本狗屁不通,有的只当作是个日记……
如果在一开始写作与现在的写作数量和质量之间,画一幅图,那就一定是递增的趋势。而势必缺少不了一个递增的阅读曲线。
从开始的摸索到后来的老练,也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记得,写了10万字的时候,有发过一篇文章记录《在简书写了10万字,我收获了什么》。那个时候,也还是在练笔,还不是带任何头衔的普通作者而已。
就自己而言有个规律,还在频繁发写作收获或者感想的,差不多写东西才入了门(写作训练课的除外),反观后来,自己这方面的文章就少了,具有干货和思考的文章就多了起来。
但真正和简书签约,还不是因为写的那些干货文章或是奇闻异事,或是正经地扯淡的道理,而是小说。
不能说非小说类的写起来就没有意义,这些锻炼思考和脑力的文章,即便是别人早就说过,但根据读的书,观察的事情,写出一些歪道理或再思考,对自己脑力也是有益,也算是一种独立发展出来的理论,虽然别人可能说的比自己更好。
还有一个作用,我得承认,是一两篇爆文才能让自己被编辑或者伯乐所看到,才能进一步观察你之后,与你签约。这不是教你想破脑袋写爆文,或者故意哗众取宠,或者做标题党。
写爆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这事情得自己去琢磨,任何人告诉你的都是自己用烂了的东西,所以才会写出来。读者对这样的标题和手法也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切勿听取别人关于如何写爆文的诀窍。
被编辑发现并联系签约,也就是去年11月底的事情,当然在这之前已经是人文历史的优秀作者。从新手到签约用了实际上不到一年时间。
没人一步登天,多的是跨的步子太大,扯着了的人,还有走了两步就放弃了的人。
一年前,我要看清这个未来的样子,我会劝自己多花点心思在写作上,而不是和人多费口舌地讨论有的没的商业计划书……
五年后,我要能穿越回来,可能会告诉自己抓紧写完这部小说,后面还有三部等着呢!
那么,你呢?期望未来的你给自己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