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事物何时品尝都为时不晚。今天,重温《左耳》。
我评价一部好电影的标准是: 蓦然间的回首,它是否让你感动日月星辰,《左耳》做到了。
是的,《左耳》是过去式了,而且是永远的过去式,但我至今留着《左耳》的电影票。我从不感怀青春。当然,这些青春电影也不是用来感怀的。或许,你会好奇,你为什么要今天写《左耳》,这都一年多了?只因今天《左耳》让我感动日月星辰,因为今天我看的《左耳电影全记录》这本书。虽然人们把左耳定义为青春疼痛电影,但我感受到了疼痛之外的美好。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说,这是最好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从来都不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说,我觉得好坏是自我定义出来的,当你回眸这个时代的时候它应是美好的,不存在好坏之分。甚至在写这句话时,我都在强行找到这句话和一些事物的共鸣。但我现在写这句话不是引用,而是想共鸣你和你们,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美好,这是最坏的时代,也只因美好。吧啦的死很美、真的很美。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吧啦要死,吧啦应该活着。
吧啦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勇敢、放浪,但她有原则的活着,她常说:我会不顾一切的爱一个人。那个总说着:“活着太累,我是活不长的”与众不同的姑娘,终于为她的与众不同付出了代价。不完美的吧啦死了,但吧啦的死给完美主义者留下了伤痛,吧啦为什么要死,甚至有读者会问饶雪漫:你为什么要杀死吧啦。其实,吧啦的死真的是完美中的缺陷美。所以,事情不会按照你的理想状态来发展,当老天给你当头一棒的时候你还会冷静面对吗?就像我们还在电影里头渴望上天眷顾这个内心脆弱的小姑娘时,她死了。剧情逃离了我们的理想,但我们还是觉得的很美好,一种缺陷的美,一种青春的缺陷美,这是吧啦美!
电影中马思纯饰演黎吧啦,饶雪漫说:“那阵子去翻遍了他以前的微博,惊讶于她那独树一帜的文采,女演员里像她文笔这么好的确实不多,不知道是不是双鱼座的关系,马思纯特别细腻敏感,又或许是天生长的太漂亮的缘故,他的青春并非一番风顺,她的微博里有这样一篇文章印象深刻:
有个姑娘,喜欢的男生不喜欢她,认为她太过张扬作风不正,她居然跑到医院开了处女证明,直接甩到了那个男生面前。
‘这是你的故事还是你创作的呀’
马思纯狡猾的回答:你猜?反正很少有人能看到我的另一面,但很奇怪,你却可以。”
马思纯的美好和不美好给了黎吧啦一个的影子。
但马思纯这样说吧啦:我相信爱一定带着痛苦,我爱吧啦,所以陷入《左耳》的日子里,我一直很痛苦。
吧啦是我拍戏以来,或者可以说是我有生以来看到过最精彩的角色。从起初拿起《左耳》这本小说知道读完,我深深的被吧啦吸引,我羡慕他的勇敢甚至是荒唐的付出,我羡慕她能如此不计后果地爱一个人,我羡慕她混迹于红灯酒绿之中坚守自己的原则。生活中的我就像小耳朵,羡慕着吧啦的一切。
我相信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吧啦,但大部分人终其一生无法把那个隐形的吧啦释放出来,我们只会渴望,因为,我们没有勇气,也没有那样的机会。
所以,我想演她。我想成为吧啦。
这里马思纯道出了吧啦勇敢美!
忏悔过、放肆过、克制过、爱过、恨过、完美过、残缺过。尽管如此,还是很美。
上面我们讲了缺陷美和勇敢美。下面说马思纯的缺陷美和勇敢美。
不完美的吧啦为了接到这部戏狂减25斤,而小耳朵正和她的朋友牵手经过马思纯,说着:我们去吃宵夜了。饶雪漫这样写到:人比人气死人,但马思纯也只能认命,因为他呼吸都会变胖。马思纯对待他的缺陷很勇敢,她让缺陷美和勇敢美并存。
感谢吧啦,勇敢面对生活、面对爱情。
感谢吧啦,让《左耳》在今天仍值得回味。
感谢吧啦在疲惫生活里的一颗纯真心灵!
感谢吧啦让我懂的缺陷也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