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药 ,相信文字的力量 ——读《小小巴黎书店》随笔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朋友说:“我最近在看《人间失格》,然而我发现自己看不懂。”

      有时候,看不懂真的挺好的。毕竟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懂,常常是经历换来的。最近特别受《知否》里一句台词的影响,“最好就这样,什么也不要发生”。

      不过,即便常常不懂,也还是要读书的。未必懂,能在心里留下一些痕迹,明白自己的不懂和狭隘也是好的。最近在读的另一本书《黑天鹅》于我而言,也是每个字懂知道,连着一起就不明白什么意思了。但是他建立了一种新的思考框架,就犹如在铁轨上走的久了,突然发现世上还有飞机的感受。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仅可以选一条路,也可以思考干嘛非得去罗马。虽然从逻辑上来说,这是两个问题,但常常我们的逻辑本身就是错的。

      如果说,《黑天鹅》告诉我的是逻辑上的狭隘,巴黎书店则让我明白人心真的复杂,这里的复杂不是贬义的。主人公的设定是一个书店老板,一位用书籍开处方,却长期无法治愈自己的情伤的中年书店老板。尽管他自称“文学药剂师”。在全世界都在告诉我,25岁以后不该相信真爱却要赶紧结婚的焦虑传播里,五十岁的爱情,显得异常温暖。

      主人公佩尔杜说想治疗哪些不被人认为是病痛,也永远不会被医生诊断出的困扰。从大多数让你的伪装下面看到听到,所有他们担忧的、梦想的和缺失的东西。

      缺失的、迷茫的、挣扎的。最好的是,文字中总会有某个你了然于心却又无法表达的答案,已经在等你。

      喃喃自语,不必深究。

      世间嘈杂,关上耳朵,翻开书吧。不必听见,晚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机缘巧合,与一群语文同仁夜宿铜山湖。是复得返自然的一种向往;更是一种童心未泯的兴奋。大家心情愉悦,情致颇高。 晚饭...
    乡语阅读 328评论 0 1
  • 人物列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2 瓦尔特 那天晚上,我们抵足而卧,彻夜长谈。午夜过后,不知有多少次,说是夜深...
    梓人阅读 362评论 0 3
  • 2019年1月27日星期日天气晴 好久没有写日记了,今天终于有时间了,快递明天就停了,我不用发货了,总算休息下。看...
    力奇阅读 1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