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过的美食并不如现今用材的华丽,记忆里,奶奶喜欢在夏天很热的时候蒸一种食物, 和馒头有点像,但比馒头的水分更多、更充实、也更加香甜软糯。它有个朴素可爱的名字——懒粑粑,可能是由于它做法简单而得此名。材料需要面粉,酵母和白糖,做好后揭开锅盖,白雾袅袅,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白嫩嫩的。它是一个很大的圆饼,蒸好后,奶奶会把它掰成各种块,配着凉拌的土豆片一起吃。土豆去皮洗净后,切成片,放进锅里煮,煮的七八成熟时就可以捞起来了。
还有一种,它的名字我只知道怎么发音,却不知道具体是怎样的两个字,我觉得应该是油喰。好多年都没吃过了,但仍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我兴奋地坐在火坑旁,还特勤快地不断往火堆里添加木柴,眼巴巴地望着爷爷奶奶正在做的油喰。它的用料很简单,就只需要面粉和萝卜,白萝卜切成丝,挤干水分,提前用盐、辣椒面和其他佐料腌好。面粉用水和好,不能太干,把萝卜丝放到面糊里包好,做成饼的形状就放到油锅里去炸,炸到金黄就可以捞起来了。迫不及待地放到嘴里咬一口,烫得我直吐舌头,但完全妨碍不了我品尝它的美味,外面的面皮脆香,里面的萝卜清脆爽口。
奶奶其实很喜欢为我做一些吃的小零食,炒过黄豆和盐瓜米(南瓜籽),煮过毛豆和花生。大冬天里,在房外的地坝,奶奶会用炉子生好火,坐在小板凳上做些缝补的活,期间她会用炒菜废弃掉的铁勺子做器具给我炒盐瓜米,刚好是我的手能抓一把的份量。奶奶一手拿着勺子把,另一只手拿着一根筷子,用那根筷子不停地搅动勺子里的瓜米,以防瓜米糊掉,里面会放少许盐,让它更有味,炒得外面的壳有点金黄有点焦就可以了,基本上我都是把壳嚼碎和瓜米一起吃进肚里的,因为外面的壳很香又有咸味。但其实瓜米壳吃多了会不容易消化。坐在炉子旁,很热和,再吃着烫手的盐瓜米,那时的生活是那么温馨,一整个冬天都是暖暖的。
儿时的时光总是天真浪漫,和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一起去偷过人家的桃子和李子。摘过野生的刺莓,还有野生的拐枣。去草丛里找过地瓜(李子那么大的粉红色野果),竟然被黑色的蜜蜂把手和脸蜇了,庆幸的是可能由于那种蜜蜂的毒性不是很大,只是有刺痛感而没有肿起来。奶奶也曾种过一回向日葵,就在菜地边上种了一排,它的杆又高又直,花朵又大颜色黄得很显眼,在那片地里特别显眼,当时看着花很漂亮,哪知里面的果实也能吃,其实没有加工过的生葵花籽是不好吃的,有点涩味。收获后,奶奶把它放进铁锅里炒,不放任何其他的香料,炒好后,我一兜一兜地装满衣兜,拿去和小伙伴分享。
再见,小时候。那些味蕾之间的余韵挥之不去,只是再也尝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