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这门神奇的语言,似乎从它出生的那天,就已经注定了它终将夺下属于他的那片天空。正如一个简单的段子,有个程序员曾经说过:
他:“教我用Java写插件吧。”
我:“为啥?”
他:“因为我的几个好朋友都会写插件,所以我也想学。”
我:“......”
从来没有哪个人能将上面的Java换成c++再说一遍。
正如这个段子所描述的那样,Java在面市后很快就以容易上手,功能全面的优势深受广大程序员喜爱。虽然它也因繁琐的语法体系而饱受诟病。但世界上只有两种语言,天天挨骂的和没人用的。Java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已经证明了它的优秀。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它的前世今生,了解一下“Java之父”詹姆斯·高斯林。
“Java之父”詹姆斯·高斯林
天才的征程
关于这位大佬的故事,其实一开始让我讲我是不愿意的,因为他实在是太太太牛了。他12岁的时候,自己已经能设计电子游戏机,帮忙邻居修理收割机。年幼的他很快得到了周围老师同学的另眼相待。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得以投入更多精力到他十分感兴趣的计算机领域。大学时期,他在天文系担任程式开发工读生,1977年获得了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1981年他开发了Unix上运行的Emacs类编辑器GoslingEmacs(以C语言编写,使用Mocklisp作为扩展语言)。1983年获得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IBM工作。年纪轻轻,就俨然一副人生赢家的样子了。
由于在第一个公司不受重用,他选择转至Sun公司,这在后来被公认为他一生最精明的决定之一。在几年的蛰伏后,他终于找到了能让自己翱翔的那片天空。1990年,他与他的团队合作开发“绿色计划”,后来发展一套语言叫做“Oak”,这也就是被后人所熟知的那个“优秀,稳定而出众”的Java的雏形。
1994年底,詹姆斯·高斯林在硅谷召开的“技术、教育和设计大会”上展示Java程式。随后又陆续发布了多个版本(现已到达Java1.8)。
2000年之后,Java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电脑语言。Java本是一种类C语言,然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Java连通世界
开启人生新篇章
好景不长, 2010年Sun被Oracle甲骨文收购,此后不久,高斯林就离开了老东家,加入Google,但是,似乎是由于新公司的理念与他不和,加之他的才华也难以在Google发挥,他只呆了一年不到就跳槽了。
之后,或许是他急于再次证明自己,他接受了一份薪水并不丰厚的聘请,到海洋探测机器人制造公司Liquid Robotics去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负责传感器软件开发和自主导航设计,数据中心海量数据处理。
几番波折之后,终于在今年,他找到他崭新的方向,站在了新的起点上。2017年5月22日,詹姆斯·高斯林加盟亚马逊云计算部门。与高斯林共事的还有很多技术大牛,其中包括微服务架构专家阿德里安·考克罗夫,人工智能副总裁斯瓦米·西瓦苏布拉马尼娜,首席技术官沃纳·威格尔。众所周知,云计算是当今科技发展领域的一大热点,让我们一起祝愿这位曾经为信息领域打下坚实地基的男人,能在云计算这片等待开垦的土地上实现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