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在
通过自画像和乔哈里视窗我们得到了关于“我”的一些答案,自我概念是基于历史经验所形成的对自己稳定的认知结构,是记忆的产物。
我们的记忆是一个认知过程,不可避免的受到认知结构影响,我们对自己负面的认知,几乎来自于负面的记忆。
现在的你对自己的认知是否还停留在“我有拖延症,我很难改变”、“我很差劲”的状态呢?
那你有没有想过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样呢?在这之前的你是什么样的呢?
请搜索你的记忆,找到这个负面认知源头。因为那是我们改变的突破口。
前几天一个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对不起,借你的钱今年还不上了”,我问她“你还好吗”,她说“很不好,天天想着借钱特丢人,抬不起头”。
同学因为家里出了点事情,借了很多钱,心里一直过不去,她觉得生活没有希望,看不到头,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煎熬中,每天想的都是欠着别人的钱该怎么还。
我很遗憾现在的我能量没有爆棚,不能帮她解决她的困惑,只推荐她学习课程,同时我每天给她发送一点点心理学知识,希望她走出被自己困住的框框里。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被各种信息填满的时代,难免有焦躁情绪,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焦躁情绪,就快速的给自己下绝对的结论,放弃体验、放弃成长,我们将永远看不到更好的自己。
02,工作
时间是重要的改变参与要素,想想出入职场的你,因为自己的努力被录取时的兴奋,被同事手把手教自己时的感动,被难题困住时耐心学习、积极进取获得成长的愉快心情。
如果你在工作中都没有这些体验不要紧,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全力以赴30天成长的机会,体验一下信任自己、奋力拼搏的成长体验。
03,学生时代
想想学生时代的自己,是否有过得到过老师的表扬,是否得到过同学的信任,是否因为一个目标废寝忘食的学习?
学生时代的记忆大多数停留在刻苦努力的复习考试、考试完毕后轻松愉悦的放飞自我、我的记忆最多的是高三书桌上的书籍,堆积满满,我低下头从讲台上的老师都快看不见自己。
学生时代对自己的认知多是懵懂、青涩、无知、偶有叛逆、淘气。
但这些影响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了吗?
04,童年时代
童年时代有美好、有失落。7岁以后的记忆是有联系、有逻辑、而又生动的故事。
我记忆中的童年时代有两面性。
一面积极,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玩耍,天天盼望着长大,盼望着过年买新衣,盼望着永远不分离。
一面相对消极,爸爸让我给他拿东西我没有拿打我,我心里想着他肯定偏心,不喜欢我,他不喜欢女孩所以打我。
这段记忆有点难堪、压抑、受伤,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成为过去。但某个时刻有相同的故事引发我的共鸣,这段记忆如同潮水般涌出,使我压抑不敢向前。
对于消极记忆,我后来问过爸爸,他说不是因为我不拿东西打我,不是因为不喜欢我打我,是因为我看见有其他人在,以为有强大的靠山,提出过分的要求打我。
原来我对这段记忆进行了筛选和扭曲,很欣慰我并没有受到家庭影响而否定自己,我也很庆幸及时与家人沟通了解事情的另外一面。
05,5-7岁
这段时间是我们记忆萌芽成长阶段,很多体验会留在我们脑海里。然而印象却没有那么深刻。
06,2-4岁
2-4岁是我们早起记忆形成时刻,那个时候的我们虽然有了记忆,但是不能记起连续的片段,这个时候其实是记忆初期的源头。
我们很多生活在原生家庭不好的人,父母吵架、自己被忽视、孤立等都会被我们记忆,甚至对以后的我们留下深深的阴影和伤害。
因此,了解了早期记忆规律,我们会发现自己改变的根源在哪个时刻里,我们会注重我们的孩子情绪问题。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长大,除了我们给他无尽的关怀和爱,我们还要给他一个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