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人要将自己所想的表达给听的人,那听的人听了之后想的跟说的人表达的“想”一样吗?
答案是未必一样,也可以说,绝大多数时候是不一样的。
误解由此而生,冲突就因误解而起。
K君和Z女相爱多年,彼此可以说是十二分的了解,尽管如此,在“想—说—听—想”的过程中也不能保证做到闭环,而且大有越说越误解,越误解越冲突之势。
K君对Z女说,“我还是有压力的,你原来工作的时候我会比较放松,虽然也是努力工作,但不是因为压力而努力,也不用担心可能发生的一些状况,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K君说,“我只是表达我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不是要求你必须工作,就是我只是表达我自己,并没有对你有什么要求。”
Z女听到了K君所说,真的能理解K君的想法吗?也许能,那概率无限低。不是同一个人,怎么能在听了之后真的能感同身受呢,如果说理解或明白,也只是屏蔽了自己的“想”,单纯的听了而已。只要Z女大脑或者说神经元稍微一动,那Z女所“想”与K君表达所“想”早已经是“此想非彼想”了。
Z女可能会想,“这个男人有压力了,因为我不上班,那我是不是应该去上班呢?他说不是要求我上班,但如果我不去上班他一直这么有压力怎么办?我要负责任啊。”Z女可能也会想“既然你说不是要求我上班,那我就不去上班好了,你的压力是你的事情,你自己解决吧。”Z女也可能会想“这个男人太让我失望了,我这还没开始依靠他呢就已经开始有压力了,这要是经济困境,还靠得住吗?”……
如果Z女再把自己“想”的“说”出来,K君“听”了,再“想”,再“说”……
后果不堪设想。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举不胜举,所以,我们要学习说的智慧,就是尽量不引起歧义并简洁真实表达;也要有听的智慧,不妄加揣测不轻易论断,如果有必须沟通的要与对方核实,否则,进入上面的恶性循环是不可避免的。
想起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我的个神!》,阿米尔汗饰演的外星人说“你们地球人总是撒谎,我们星球的人不用语言,我们用思维交流,所以没有谎言,也不会产生误会。”
可是,作为地球人的我们还是要用语言交流啊。
还记得有一句话,“交流中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对方听到了什么。”
那么,你会说吗?你会听吗?
与我一起来学习“说”与“听”的智慧吧。
Candice张红老师亲密之旅学习小组招募中,一起学习智慧表达智慧听。
出书训练营第38篇作品(Candice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