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工作为了什么,其实也就是在问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其实很简单:你想得到什么,你工作就是为了什么。
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想和做的关系。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点就在于人类可以有意识有目的的控制盒规划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一切凭本能驱使。
原始人为了生存,不得不采集打猎,在自然界艰难求生,他们制作工具,就是想要得到更好的生存条件。
古代人,有了一定程度的科技发展,粮食生产已经可以满足自己的生存,于是他们经商,考学,参军,做官,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想要得到自己心中向往的生活状态,而不仅仅限于活着。当然,有这个条件追求自身理想的人,还仅仅限于富人和贵族。
近现代的多次工业技术水平突破,让人类的物质条件极大的丰富起来,多数人已经不再关注饥饿,转而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你心中所想,所期待的,也就是你行动的意义和目的。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要有物质条件支持,而这种物质条件的得来,是需要你通过特定额行动从社会或者自然中取得的。取得物质条件的行为,就是你需要做的工作。
古代人需要做的工作大多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很直观,也很容易理解。辛苦种地,养活一家老小嘛。实质上,工作也就是和社会做交易,以得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物质资料的过程而已,你的工作,换来的物质可以支撑你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是工作最大的意义和目的。
而在现代社会的各种工作中,其中有很多工作,在大家看来是没什么意义的,所以才有质疑自己生活意义的言论。尤其是近十年以来,这种言论传播的更为广泛。
在我们上一辈,也就是五零后六零后那一代,工作的可选择性不多,大多数人都没办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只能先努力赚钱,然后用钱去实现理想。所以老辈人总说,别总考虑你想做什么,先考虑你应该做什么。
不过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又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工作和理想有了合二为一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我们拥有了优先考虑自己想做什么的条件!
工作种类和领域的增多,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同类,找到朋友,找到投资方,找到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原本流传甚广的木桶原理,也被长板原理替代。
这个时代,是个性为王的时代,心中所想的,做起来有热情的事情,你就可以把它当成事业,这个时候,物质回报已经不那么重要,实现个人价值,才是最终的目的。
所以,我们可以不需要像我们父辈那样考虑那么多,直接以最直接最简单的形式,来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心之所向,即是吾乡。
在现在这个宽容的社会里,你的理想和热情,一定能通过勤劳的工作转化成现实,而你实现了的理想,也会从得到社会得到丰厚物质回报。
一不小心,就站着,把钱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