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为要参加县上的一个征文比赛,就写了一篇关于农村修水窖的文章,临到结尾时我想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一、老赵吩咐完,觉得一身轻松,就坐在院坝的石板上乘凉。
天上那一轮月,水一般澄澈无瑕,笑眯眯的,它爬到了对面的山上,爬到了门前高大的柿子树上,也爬到了老赵的脸上。
二、老赵吩咐完,觉得一身轻松,就坐在院坝的石板上乘凉。
天上那一轮月,水一般澄澈无瑕,笑眯眯的,它爬到了对面的山上,爬到了门前高大的柿子树上,也爬到了老赵的脸上。
老赵不去管它,只是悠闲地咂着旱烟,呼噜——呼噜——呼噜!
两种结尾似乎都可以成立,却又似乎各有缺陷未臻完美之境,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呢?我有点举棋不定。
突然想到,俗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既然自己决定不了,何不请教于众人呢?于是便将之发到了朋友圈征求大家的意见。
没过多长时间,许多朋友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有赞同第一个的,也有赞同第二个的,而且许多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综合来看,赞同第一个的主要理由是“具有意境美”,赞同第二个的则是“更接地气,符合人物身份”。在感谢朋友们的热心之外,也不禁让我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结尾”才是“好结尾”呢?
散文有它的特性,既不似小说那般完全虚构,又不比戏剧那样形式鲜明,比起诗歌的主观化情绪化,散文多了一份真实感。这是因为散文的出发点在生活中,它的一切因由需要借助现实的某种客体才能得以有效抒发,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正是借助了月下荷塘这样的客体才得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但另一方面,散文中所描写的客体又不能直接等同于客体自身,《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和月色只是朱自清眼中和心中之景,是经过他主观过滤后的荷塘月色,它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如果换一个人来看,其结果必然是不同的,其实就算是朱自清本人,在另一个时间来看,恐怕眼中所见也未必相同。一言以蔽之,这荷塘月色,只属于彼时彼人,具有不可复制性。因为这样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散文其实和诗歌存在着共同的地方,即强烈的主观性,所呈现出来的文本更多强调的是作者个人的情绪化表达,而不愿意掺杂过多的外界因素,“独抒性灵”应是二者的共同追求。
这样的话,那就不难看出,为什么会有很多朋友赞同第一个结尾了。因为这个结尾不再把关注点放在人物的身上,转而去写外在之景,而这外在之景又并不是随意选取,它是和文章主体情感高度融合的主观化的景物,看似写景,其实主线未断,只是变了一种形式,这在中国画中叫做“留白”,后来也被借鉴到文学创作中从而得以大量应用。它的好处是由实转虚,营造出一定的意境,同时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所谓“话不可说尽”,写文章如同日常交流,若是一方说的太多不给对方留下一丝空间,则对方会有种被压迫被代替的感觉,从而心生反感。作者在面对读者时也是如此,适当的控制自己的话语,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会更有利于读者的代入,从而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至于第二个结尾,有朋友说“与前文的描写相符”“符合人物身份”等,确是道出了其中的妙处。散文虽然个性十足,不太讲解架构章法,但这并不代表它不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首尾呼应,前后黏连,显然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技法之一。这样的文章给人结构谨严,衔接紧密之感,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比较容易把握其中的文脉,不至于不明所以,徒然增加阅读难度。继续以《荷塘月色》为例,文章以“出门——月下荷塘——塘内月色——联想采莲——回家”为线索串起全文,使整篇文章形成一个环形而极具美感,这是恰当使用写作技法的妙处。当然因为图片的缘故,读者并没有看见我这篇文章前面的部分,但实际上我在文章开头确有“老赵前脚迈进门槛,还来不及放下肩上的锄头”这样的句子,整体来看,开头的“进门”和结尾的“出门”形成呼应,开头的“来不及放下”和结尾“悠闲地咂着”形成呼应,从而保证文脉不会中断。
仔细来看,第一种结尾确实具有意境美,但美中不足是文意未断,试读一下:“老赵吩咐完,觉得一身轻松,就坐在院坝的石板上乘凉。天上那一轮月,水一般澄澈无瑕,笑眯眯的,它爬到了对面的山上,爬到了门前高大的柿子树上,也爬到了老赵的脸上。”结尾连用三个“它爬到了……”组成一个排比句,正在连绵不断时却戛然而止,太过突兀。可以考虑将最后一句改成短句“也爬到了,老赵的脸上”,如此则停于当停之处,断于当断之时,似乎更加妥当一些。
最后,我想起南宋大文学家陆游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什么意思呢?放翁先生的意思是说,好文章本来就是好端端地放在那里的,只是被有些人发现了而已。难道不是这样吗,据统计,汉字虽然总数有8000之多,但常用的也不过3500字左右而已,可是不同的人却用它们写出了千千万万的不同篇章,由此可见,识字知意不过是基础,如何排列组合使之能够准确地传情达意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而这一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的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