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学习了彭凯平老师关于「心理韧性」的课程,感谢阿莲的分享,这里记录一下学习笔记。
一、心理韧性的三层含义
第一层:复原力——人从逆境、冲突、痛楚、失败、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
第二层:坚毅力——面对长远目标时的努力和耐力。
第三层:创伤后成长——由于逆境和其他挑战而经历的积极心理变化和心理功能的提升。
二、高心理韧性者的特性
1.积极的认知风格
2.乐观的情绪调节
3.健康的身心状态
4.强大的自我效能感
5.解决问题的行动精神
6.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个体心理韧性提升的三大路径
路径一:提升自我效能感(a.做出成功的模样;b.被成功者接纳;c.社会支持;e.模拟实战;f.积累成功)
路径二:培养成长型思维(a.改变考核标准:关注进步,而非结果;b.改变沟通方式:积极沟通;c.改变认知习惯:ABC认知模型;d.发挥辩证思维的优势:从负面体验中吸取成功的经验)
路径三:提高自我调节能力(a.体育锻炼;b.自我挑战;c.目标想象;d.正念冥想;e.积极心态;f.有效休息)
四、应对压力的两种思路
思路一:抑制杏仁核,通过吸冰凉的空气、闻香味、写日记等方式让杏仁核的充血减少,从而缓解压力。
思路二:激发积极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催产素),方法有:做喜欢的事、体会成功、欣赏艺术、呵护自尊心、运动、拥抱、保持良好人际关系……
五、处理负面情绪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接受。承认负面情绪的存在,负面情绪有其存在的进化意义,恐惧、愤怒都曾是让我们活下去的重要负面情绪。
第二步:利用。把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的价值,比如你在亲密关系中受到了情感暴力,你要能利用愤怒的情绪保护自己。
第三步:转化。尽管负面情绪有它的作用,但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始终不健康的,要尝试把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情绪。
祝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