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八天长假,你打算怎么过?像大多数人一样吃吃喝喝、走亲访友、旅行观光?
这个假期,不妨来点儿不一样的。以下十件事,是常规动作的反面。能做到一件,这个假期就不一样。
1. 隔离手机4小时。
这只是一个生活实验,为的是让你体会一下,自己对这个“外挂器官”的依赖度有多高。这件事,还有个浪漫版本:跟最在乎的人,吃一顿不带手机上桌的饭。
2. 在日常活动范围的周边,探索一条你从来没走过的路。
你会发现即便最熟悉的地方,也有完全陌生的街道。这种熟悉的陌生感,也许可以调动你的哲学思考。
3. 看一次展览或者演出。
话说北上广深今年“十一”都有重头大戏:故宫有《千里江山图》和赵孟頫的字,上海有文艺复兴特展,广州有俄罗斯帝国珍品展,深圳有毕加索、达利的真迹展。平常忙物质、忙挣钱,长假慢下来,“修补”一下灵魂。
4. 跟某人的角色互换一小时——比如夫妻,比如父母和孩子。
这60分钟内,一定要认真入戏。扮演另一个人,会让你更有同理心,也能从别人身上认识自己。
5. 教会父母使用智能手机的某个功能。
一定一定要耐心,对你来说如履平地的事,对他们来说也充满险阻。不管是淘宝、微信支付,还是高德地图,给你带来便利和乐趣的新科技,也别让他们落下。
6. 郑重其事地请长辈讲讲家族的历史或者他们年轻时候的事,必要时录个音。
相信我,总有一天你会庆幸自己做了这件事。我们每天急三火四地往未来奔,回头看看过去,可以知道自己走了多远。
7. 做一件平时想做但一直不敢做的事。
小到吃一口榴莲、坐一趟过山车,大到跟喜欢的人表个白、到血站献个血。
8. 请教身边的95后,学唱一首流行曲。
这条,专门写给30岁以上人士。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你手握保温杯的现实,但至少可以让你不放弃年轻的梦想。
9. 补回一门「得到」里落下的功课。
比如,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只有最后一周了。比如,严伯钧在《西方艺术课》里,刚刚讲完贝多芬,讲得激情四溢,过瘾极了。
10. 读一本超过500页的大部头的书。
其实你每天在朋友圈里碎片时间也能读2万字,敢不敢憋足劲挑战一个大活儿?就像每天跑步的人,总要跑一次全马一样。这事,凭的是一鼓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