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社会网络中,身边有着很多跟自己属性相同的同伴。
比如,你是学生就有一起学习的同学,你是上班族就有一起共事的同事,你退休了就有一群退休了的老同事。
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独立的个体,大家在共同的社会网络中使出十八班武艺,各显身手,演绎着自己特有的角色。
在应试教育的时代,同学之间互相比较的肯定是学习成绩,这是一条硬杠杠,因为升学考试看的是考试成绩。成绩好的同学自然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更是同学们的羡慕者,仰慕者以及追随者。
这样,优秀的同学越来越有优越感,也越学越有劲,在心里也一直是好学生的标签。而那些成绩差一点的学生自然也是想努力赶上的,他们会以成绩好的同学为榜样,也有些成绩很差的同学心里很自卑,认为自己就是学渣,平时也很不自信,课堂上也不敢举手发言,更不敢在课后把不懂的问题去问老师或向同学请教,总是压抑自己。
其实,这些都是自己太敏感脆弱了,把自己定位学渣的标签,自暴自弃,这样也就丧失了努力的动力与激情。最后,成绩愈发下降。
学习是要靠自己的,外界因素不管怎么督促你,鼓励你,还是要内因起作用,自己内心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俗话说,只要自己不倒,谁也推不倒你。
在一起上班的同事也有着同伴之间的压力,你的工作能力,学历背景,人际关系,人脉资源,家庭环境等等都在一个无形比较的范畴中。
这些外在硬件东西在无形之中的比较,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优越感和一种自卑敏感的心理。
假如自己是比较弱势的一方,心里就缺乏底气,一点都不自信,内心感觉自己低人一筹,又不想让别人瞧不起,时刻维护着自己高贵的自尊,表面坚强内心却过得郁闷焦虑。
平时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敏感,小心翼翼,自尊心太强,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其实,这些都是自己想多了,不自信的表现,太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也许别人压根都没有这么想过。即使有这样高高在上,认为自己条件优越,不可一世的人,我们也可以完全不予理会,毫不在乎,自己内心强大,心底充满自信时,就不会被这些事情左右自己的心情。
就像自己穿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走在大街上,心里特别自信,感觉来来往往的人们都看到了自己穿得很漂亮,心情也跟着大大地好起来,走起路来也像带风似的,特别有精神。如果是穿一件过时了的或者自己发觉有点瑕疵的衣服出门,走在街上自己觉得浑身都不自在,好像街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的衣服看,心里无比尴尬,走路也没有了劲,耸头耸脑的。
其实,这样的想法都是自己的心里感觉。行人来去匆匆,谁会去注意到你穿的漂亮还是寒酸。就像心理学上情绪ABC理论所说的,自己内心有不合理的信念而引起情绪变化。
所以,自信很重要,做到内心强大,从心底里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当然,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自己加分,让自己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力。
有压力就会有动力,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我们平时就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功,让自己随时都有抵御竞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