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重见天日成诱饵 守口如瓶辨毒蛇
刘思扬被释放了,这当然不是因为无罪而释放,而是他的大哥二哥用金条打点的结果。此时国民党正积极推动和谈,刘思扬的释放成了展现国民党和谈“诚意”的幌子。刘思扬一眼看透了敌人的阴谋,坚决不肯离开渣滓洞,要求把战友们一起释放。但是他在二哥和徐鹏飞的合力“绑架”下,被迫离开了渣滓洞——这个他住了将近一年的黑暗恐怖的魔窟,对他来说,却是锻炼真金、考验意志的冶炼场。
从刘思扬出狱后的表现,可以明显地看出,牢狱生活增长了他的对敌斗争经验,使他变得成熟了。比如,被胁迫在汽车上的时候,他就想立刻去找地下党组织,去找李敬原。但是他很快克制了自己这种冲动的想法,因为,他担心特务监视自己,会给党组织带来损失。
回到家里,他发现自己被软禁了。而且他看到了《中央日报》发表的文章,对自己极尽污蔑之词。他抑制住了自己的愤怒,因为他知道愤怒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的是冷静。他思考着逃跑的路线,并且决定想办法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揭穿敌人的阴谋——所谓的释放政治犯,只释放了自己一个!而且自己从未接受过中央社记者的采访。
就在他筹划逃跑的时候,老朱来了。老朱,其实就是美国特别顾问培养的“红旗特工”郑克昌。他在陈松林逃跑后,又被派到长江兵工总长当了一年工人,没有发现地下党的任何迹象;现在他又来执行新的任务了。他要利用刘思扬这种知识分子怕受委屈、怕被党误解的心理,与刘思扬打一场心理战。这场战斗,他似乎志在必得。
他告诉刘思扬,自己是党组织派来审查他的,要刘思扬给自己汇报一下狱中党组织的情况。从老朱的谈吐中,刘思扬听出了党对自己的怀疑,对自己心存戒备。没错,他觉得委屈。但他也意识到这种委屈是不健康的,帮助党查清情况,才是自己要做的事情。他写了一份声明,却没有给老朱汇报狱中党的情况。因为他知道,按照规定,这类机密情报只能口头告诉负责的同志,不应该写成文字。哪怕这样做会使党对自己更加怀疑,他也觉得应该按照党的原则办事,而不是考虑自己的委屈。
老朱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一个牛奶工人和刘思扬接上了头,带来了李敬原的指示。原来党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而是关心着自己的安危。李敬原指示刘思扬尽快逃跑,隐蔽起来。刘思扬冷静地与老朱继续周旋着,他要稳住这条毒蛇,再寻找机会出逃。
刘思扬的出逃差一点就成功了,可惜还是被门口的特务发现了。他再次被捕,这次,他被关押的地方是中美合作所,也就是白公馆。在那里,他会遇到哪些战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