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之死

                          年羹尧之死

    前段时间又看了下电视剧《雍正王朝》。不可否认,电视剧是真好看。但终究没有离开影视作品戏说的本质,随即买了《年羹尧之死》一书,全书20万字,饭后一读,很有意思。适逢疫情期间,闭门不出,无聊写此小文,打发时间。

    旨趣在三:一、理清年羹尧的活动轨迹;二、对照一下电视剧的剧情,区别清楚史实和艺术;三、最近网上负能量太多,还是转头看古史,埋头故纸堆。

    年羹尧,字亮工,生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家族属于汉八旗序列。按照清朝制度,从属于皇室宗亲,是满人的门人,但不是电视剧中所说的“主奴”关系,而是“主属”关系。年羹尧当然也就是不是电视剧里的私人奴才,后来的敦肃皇贵妃(《甄嬛传》里面的年妃)也就不是伺候人的丫鬟。相反倒是名符其实官宦之家。


    纵观年氏生平,及至雍正三年十二月初十日被赐死,享年47岁,不可谓之长,但可谓之精彩。按活动轨迹我们将年氏生平划为两部分:康熙朝和雍正朝。

    在康熙朝,年羹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康熙三十八年。

    时年,因父亲在北京做官,故而年氏在顺天府参加乡试,得中举人。但得中举人后,没有高兴多久,此榜便官宣作废,因为坊间盛传“中堂四五家尽列前茅,部院数十人悉居高位”,也就是高官贵戚有作弊嫌隙,康熙大怒,只得进行复试(重考)。但年羹尧仍然得中,说明文学功底应当是不错的。

    好在第二年也就是康熙三十九年,会试考试,年羹尧顺利进士及第。这一点上,他比与他同年得中进士的张廷玉要幸运的多。虽然张廷玉的家世比之年家更为显赫。

    康熙三十六年,业已成家的张廷玉自安徽桐城来京参加会试(父亲张英在京为官),但乃父却被钦点为当年会试主考,张廷玉只得避嫌。这一避就是三年,到了康熙三十九年,乃父张英被再次钦点为会试主考,按理张廷玉还是应当避嫌。但由于此前已经因避嫌耽误三年,这次康熙特许,张廷玉参加此次会试,这才得中进士。

    但康熙三十九年的科举,康熙特旨将所有官宦子弟全列入三甲,将前面的名次悉数让给寒门子弟,籍此笼络人心,抚平此前“作弊”风波的余震。

    虽然他们均被列为三甲,但对于他们的才能,英明的康熙皇帝还是慧眼识珠的。张廷玉和年羹尧均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虽然是同年及第、同年入仕、且起步官职相同,但此后二人因所依靠的政治势力不同,秉性不同,命运也大相径庭。

    与张廷玉一样,在未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之前,年羹尧也已娶妻成家。其所娶为康熙朝名臣纳兰明珠的孙女,也就是纳兰性德的女儿,虽然纳兰小姐不久便病逝,但年羹尧所续娶的仍然是明珠从中牵线的皇室勋贵。

    而明珠的孙子——揆叙之子,迎娶了皇九子胤禟的女儿。而皇九子又是皇八子胤禩集团的重要人物。前面我们说过年氏是从属于皇室宗亲的“门人”,具体来说,年氏所在的汉军镶白旗从属于宗亲延寿,而延寿迎娶了明珠的女儿,是明珠的女婿,也就是说,延寿既是年羹尧的门主,又是其妻姑父。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康熙朝,年羹尧与纳兰家族及其背后的皇八子集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听起来有点混乱,我们还是用图来表示:


    此后一直到康熙四十八年,在纳兰家族以及其姻亲的势力或明或暗的影响之下,年羹尧从庶吉士起步,累迁至翰林院检讨、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为何说或明或暗呢?因为这时,年氏的妻伯父揆叙正是翰林院掌院。说明是因为年羹尧的升迁肯定要经他之手,说暗是很难说清其中是否和姻亲关系有关。但及至此时,年氏一直在以文官身份活动。

    到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迎来了人生的两大转变。一是外任四川巡抚,这给了年羹尧从握笔杆子到握枪杆子的转变契机。二是由于皇四子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原先从属于延寿的年氏家族重新划归雍亲王门下,年羹尧从这时起才和雍亲王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牵上线。但此时年羹尧已是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这和电视剧里面的奴才起步大不相同。

    而张廷玉在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升迁入值南书房成为康熙皇帝的贴身秘书,此后就一直在皇帝身边充当智囊的角色,并未外放地方封疆大吏。

    也正是因为年羹尧在从属于雍亲王之前已经是封疆大吏的原因,他对于雍亲王的依附程度是不如那些底层奴才的,因为他更多的是依靠康熙提拔成长起来的,所以二人之间的门属关系并无实质,反而更多的是名义上的,这一情形一直伴随着他们二人的关系直到雍正继位。

    要理解这种关系,我们需要先来分析一下这时的年羹尧和雍亲王的势力。

    在康熙皇帝二废太子,并明确表态和皇八子“恩断义绝”以后,皇三子胤祉、皇十四子胤禵以及皇四子雍亲王成为仅剩的皇位竞争者。

    康熙五十七年,适逢西北战乱又起,皇十四子被封为大将军王,领兵出征平叛。年羹尧升任四川总督,作为平定西北的后勤总调度。这时,年与胤禵的关系应当是日益紧密的。康熙六十一年,胤禵凯旋半年后,又被康熙再次派往前线,这实在是值得玩味。

    第一种可能,说明胤禵在军功的加持下,作为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是被康熙认可的,但是康熙觉得还需要再历练历练,并且对自己身体有信心,所以再次派他去往前线。

    第二种可能,说明胤禵在军功的加持下,作为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是不被康熙认可的,所以再次派他去往前线,为新君清扫障碍。

    到底是哪一种可能只有一个人清楚,那就是康熙本人,其他人都可谓云里雾里。结合各方面考虑第二种的可能更大一点。因为胤禵虽然贵为大将军王又有军功加持,但是前线军需皆受制于川陕总督。换句话,只要控制了川陕总督就等于握住了胤禵的大动脉,而川陕总督年羹尧又是雍亲王的门属,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但康熙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即便雍亲王看到了这一层含义,也不能不对年羹尧与胤禵的关系多加审视。因为年羹尧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年羹尧倒向胤禵,就算康熙传位于自己,这二人联手起来抵抗,西北、西南半壁江山自己也恐怕一时无力控制。

  好在年羹尧也应当是读懂了康熙这一招的深意,康熙驾崩后,雍正继位,旋即命令胤禵将大军指挥权移交给年羹尧,自己动身回京奔丧。年羹尧也不负圣望,成功接管兵权,成为新继位雍正皇帝的强力外援,鼎力支持他坐稳皇位。

    他从康熙四十八年被划归雍亲王所属,到康熙五十年,由于妹妹嫁入雍王府成为侧福晋,自己成为胤禛的大舅哥,到康熙五十八年被胤禛写信申斥目无门主,再到康熙六十一年鼎定皇位,年氏终于完成从旧朝功勋到新朝肱骨的转变,二人的门属关系也终于名符其实。

    这一年,年羹尧43岁。

    在接下来的雍正朝,年羹尧总共活动了四年时间。按照惯例,雍正刚即位这一年,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要沿用旧的年号,第二年启用新的年号,所以这四年时间,细说的话,就是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中又以雍正三年四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在前期,雍正刚即位,二人关系迅速进入蜜月期。年羹尧头上的荣誉不断增加,顺带着,他的父亲、哥哥、妹妹、妹夫都收到不同程度升迁。最明显的是,年妃被册立为皇贵妃,而且独此一份,仅次于皇后;乃父以八十岁的高龄加尚书衔(虚衔)。一时之间风光无限,荣誉备至。

    年羹尧也没有辜负雍正的期望,在加抚远大将军衔以后,迅速领兵,灭掉了青海的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势力,一举荡平西北边境,并于雍正二年底回京述职。

    我们有必要先交代一下此时年羹尧的势力。虽说是川陕总督,但加抚远大将军衔,因此辖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各省的赋税、人事、军政、民政、司法都不同程度的受制于年羹尧,而且雍正在各个场合无限表达自己对年氏的信任,但凡有事,都向年羹尧咨询。至于他的家族也是盛极一时,只可惜皇贵妃年氏的三个孩子都没有活到成年,不然也不是没有可能成为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说回到年羹尧回京述职,这一点在电视剧中也有体现,但和具体史实还是有所不同的。主要有以下2点:

    1、关于九贝勒胤禟。电视剧中胤禟是被雍正派往前线效力的,这和史实并无区别,但是时间上是有冲突的,胤禟被派往青海雍正元年,正式抵达实在四月,而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叛乱发生在八月,而年羹尧加抚远大将军衔是在十月。因此也就不存在电视剧当中的九爷向年羹尧口称大将军、被迫下跪之事。

    2、关于年羹尧回京后的表现。电视剧表演的可谓绘声绘色,形象至极。那真实的史实又是怎样的呢?皇帝的尊重是真实的,年羹尧的跋扈也是真实的,只不过其中保举人员名单的事情并不发生在这个时候,而是更早,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会说道。至于参将只知有大将军而不知有皇上之言纯属子虚。

    仔细思考,雍正此次让年羹尧回京述职,应当是有考虑的。第一、当然是解除兵权,第二、又不能使自己背上飞鸟尽、良弓藏的恶名。所以想看看是否能将其留在京城,委以文职,毕竟此人是正式科举翰林出身,这样一来,一举两得。但事实并不是想的这么美好。年羹尧一系列的跋扈行为,让皇帝觉得忍无可忍,但西北自己又未能全盘接手,贸然处理年羹尧,很有可能西北的安定局面功亏一篑,于是大胆决策,放虎归山,从头谋划。

    但此时,至少在雍正心中,二人之间至少不再是以前的“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了。那其他大臣又是怎样看待年羹尧的呢?

    我们前面说,年羹尧鼎定西北,解掉胤禵的兵权,是雍正顺利继位的强力外援,现在我们介绍两个强力内应。

    一是康熙皇十三子胤祥,受电视剧影响,我们都认为此人是铁杆的四爷党,史实也确实如此。他在雍正心中或者雍正朝有多重要呢?我们用两个事实证明。

    按照惯例,皇帝的名字其他人是要避讳的,所以雍正即位以后,由于他本名胤禛,所以其他康熙的皇子就不能叫胤字辈了,统统改名为允字辈。允祥死后,雍正特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大清朝200多年独一份。

    清朝制度,王爷的爵位,如果子弟没有足够军功加持,是会递减的,这也是对八旗子弟的一个制度鞭策,但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也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

    另外一位,是雍正皇帝言必称舅舅的隆科多。皇帝对大臣如此称呼,这在大清朝也是独一份的。但和电视剧不同的是,隆科多是佟国维第三子,也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因为隆科多表现太好,很快,雍正就让他的长子岳兴阿承袭了他的爵位,这就有点类似于世袭罔替了。

    加上之前的年羹尧,这三人可以称之为雍正朝初年的三巨头。那三巨头关系如何呢?

    胤祥管户部,掌握财政大权;隆科多管吏部,掌握人事大全,而年羹尧作为抚远大将军,军需后勤仰仗胤祥,又要保举有军功的战将,这又得依靠隆科多,按理说应该对此二人多加交好,就算不肖与之为伍,但也应互相尊重,但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战争消耗巨大,雍正就命胤祥在全国范围内追查国库欠款,胤祥也是铁腕手段、收效显著,但年羹尧却奏称西北地区苦于战争,请求免于追缴,雍正同意之后,就让胤祥之后的工作非常难做,因为全国不再是一盘棋了。

    前面我们说到过年羹尧保举人员名单的事,这也是真实的,但矛盾集中在他和隆科多之间。大量保举官吏就破环了原有的吏部人事制度,又有皇帝圣旨在上,不得不办,所以隆科多和年羹尧也不怎么对付。

    少年得志、人生顺意、大大咧咧、狂放不羁的年羹尧是不屑于交好这些文官的,甚至是皇帝陛下亲自作为和事佬他也是不买账的。

    事情过程很简单,雍正做主将年羹尧的长子年富过继给了隆科多。这件事看起来很正常,但问题很多。首先隆科多自己是有儿子的,而且有两个,还都活奔乱跳的,其次年富是年羹尧的长子,哪有将长子过继给别人的道理。这里面雍正皇帝实在是用心良苦,想以此弥合两位大臣之间的间隙。

    总之,年羹尧此次回京,自己不知收敛,没有在朝中得到支援,以便于出将入相,而且与雍正的两位心腹貌合神离。而雍正这边,也渐渐感受到了这位汉人大将军的威胁(清朝汉人大将军有4人,在年之前有三位,其中两位是吴三桂、尚之信被康熙皇帝平了三藩)。按道理,熟读四书五经,科举入仕的年羹尧是知道这些古之成例的,应当足够警觉,可惜没有。

    年羹尧再赴前线之后,雍正就开始为干掉年氏做准备,大致分为舆论上和人事上。

    在舆论上,有意无意的散布消息,逐渐表露出对年羹尧的不信任,其次在人事上开始安排自己的人手,接手西北的军政,在这一套组合拳打完之后,正式向年羹尧发难。正值雍正三年四月,年羹尧终于进入雍正朝后期。

    虽然不停地打击,但手段还是高明的,逐级剥夺爵位,贬谪官职,历经大将军、杭州将军、闲散章京,最终削夺所有名份索拿进京。但年羹尧是解除兵权,遣返致仕呢?还是一刀斩乞?

    反复思量,其中因素重要的有这么几点:

    1、年羹尧从来只把自己当朝廷勋贵,而不是雍正的私人奴才。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的很清,因为他是在康熙朝就已经成长起来的,雍正交给他的国家大事,他件件漂亮,但涉及私人感情的事,总是扭扭捏捏。比如,让他监督胤禟,意思很明显,帮我找一个能干掉他的借口报上来,但年或许囿于自己的姻亲关系、或许是囿于自己的心高气傲,并没有领会到这层意思,或者领会到了却没做到。还有就是和隆科多共享一个儿子的事,明显是让他们几人亲上加亲。让年和自己的郎舅关系更进一步,成为自己的贴心人,年羹尧还是没有做到。

    2、雍正皇帝最亲爱的弟弟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小雍正8岁,按照设想是要在雍正死后辅政的,是要成为周公一样的人物。年羹尧生于康熙十八年,雍正自己生于康熙十七年,万一自己一个不留神死在了年羹尧前面,继位的万一是年贵妃的孩子(年五岁),小皇帝能不能驾驭自己曾经叱咤风云的舅舅,又未可知。况且作为辅政大王培养的胤祥身体一直不好,万一也死在了年羹尧前头,那更是不堪设想。

    3、雍正皇帝做了几十年的皇子,而且在夺嫡斗争中最擅长的是忍耐、防守,而不是进攻,所以心细如发、城府极深。而年羹尧少年得志,30多岁督抚一方,40多岁位极人臣,且常年带兵、说一不二,很容易专横跋扈、恃宠而骄、恃功而骄。

    这其中第一点、第三点雍正都可以忍,但是第二点万万不能忍,也。这实在是令我们当代人难以理解,甚至有点“迫害妄想症”的意思,因为全都是万一,况且年妃的孩子也没活到成年。但事关皇位,事关祖宗江山社稷,事关大清国运,雍正岂有如履薄冰之感?岂能容得下万一?

    所以,年羹尧——必死无疑。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赐自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