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郎织女到购物出行,“七夕”离我们渐行渐远

七夕到了,办公室的老同事忍不住调侃年轻情侣——今年能不能在“餐厅—电影院—酒店”三点一线的陈旧套路上来点创新啊;或者揶揄单身狗——趁机参加相亲party呀,这种一群人狂欢的机会,过一次少一次。

相对办公室内的玩笑话,商家则是另外一番热闹景象,卖零食、首饰、鲜花、成人用品的,只要与情侣、示爱沾上边的,都力图抓住8月份最后一次营销盛宴,任由商家穷尽花样,我们缺发现只有恋爱情侣是七夕的买单者,甚至刚结婚领证者对待七夕瞬间由热转冷,更不用说结发夫妻、老人孩子等群体压根忽略七夕的存在,这让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首的七夕(民间称牛郎织女节)处境有些尴尬

记得小时候,农历七月初七当天,曾在葡萄架下傻傻的屏住呼吸,试着“偷听”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也曾依偎在大人身边仰望皎洁的月空,祈祷天河上为有情人架起一座横桥;还见得村里的手艺人为少男少女剪纸,寄托美好的爱情向往;还听过关于七夕下雨的传说——既有媳妇因难忍婆婆责难在七月七哭诉的,又有牛郎携子与织女在鹊桥上相思而泣的。

今昔相比,七夕的传说、习俗、讲究在年轻人心目中越来越薄,除了牛郎、织女几个模糊的印象,中国七夕已跟西方情人节差别不大,仅仅成了年轻情侣示爱这单一场景下的由头,明显比这几年才创造出来的“双11”(小光棍节)、“双12”(大光棍节)的IP价值还弱,有心人需要百度才能获取她更多的文化记忆,我们整个民族沉淀在七夕上的集体无意识越来越浅,环视一下其他传统节日的存在状态,何尝不也是这样

有没有感觉到,中国人最大的节日——过年,前几年仅是城里人,这几年就连农村人,也越来越多的觉得没意思?你还能记起灶台上大铁锅溢出来的浓浓年味吗,你还记得给长辈作揖磕头的庄重情景吗?

再拿清明节来说,还有人跟你提及禁烟火、吃寒食的来历吗,你还能回忆起在河边折做的柳哨吗,你还记得在门前搭起的秋千吗,还有其他诸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如今演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出游购物节,这就是老祖宗千百年留下来的传统节日应有的样子吗?从小时候到长大后,我们逐渐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敬畏、老祖宗的敬重,也没有了心灵的沉淀、虔诚的祷告,传统节日如同床异梦的名义夫妻,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离我们渐行渐远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的新事物持续冲击国人原有的认知和习惯,我们的国家、个体从禁锢的意识中觉醒,变得锐意进取、模仿创新——中国曾经与世界脱节且被动挨打,30年来我们拼命的与世界潮流接轨,竭力重回世界之巅。

也许我们过去穷怕了,太想出人头地了,太想在金钱、财富上证明自己,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实现物质水平的跨步发展,可惜我们并没有践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停滞迷失,引以为豪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变得沉默寡言,被急于赚钱的我们丢弃到角落里。

我们经常嘲笑美国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我们也对东三省被教授日本历史的那段经历深感耻辱、恐慌,我们也以孔孟之学、盛唐文明传播到东亚各地而以文化大国自居,从大处讲,我们都很认同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基石;从小处讲我们也很相信文化左右着一家企业、一个家族能否实现百年基业、代代相承,不管是刀工火种的农耕时代,还是网络协同的数据智能时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来没动摇过,她是人类在长久繁衍演变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

最近几年国家有意识的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受时空条件限制,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仍是主轴。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文化一旦断档了、落下了,很难跟经济补缺那样立竿见影撵上——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粉刷上墙,通过放假提高传统节日的地位,开办各种国学讲座、培训班,这些举措固然很好,但很难实现标本兼治。

重拾逝去的文化记忆,其难度与压力一点也不亚于正处于深水区的经济改革!既需要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也需要个体自下而上的自觉践行,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教授在其“习得性乐观”学说中提出——你永远是你自己的主人,不轻易放弃了对自己的权利。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文明史上有一席之地,不仅仅曾经拥有多么富裕的经济、强大的军事,更在于作为华夏儿女,我们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创造着璀璨的民族文化!而且当期形势下,相比较官方口号性的喊话,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打造全民落地机制更迫切。

从家庭实践来说——

我们作为家庭的中坚力量,比父母辈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以身作则,有意识的学习、践行传统文化之道,在家庭内部扛起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旗。

从老一辈处汲取当地的风土民情,传承优良的家风,培养孩子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古老朴素的社会伦理原则,并根植于日常生活细节,对家庭成员的思想、行动给予普遍的指导意义,比如 “有板有眼”的过好春节、清明、七夕等传统节日。

从学校实践来说——

从学龄前到义务教育,一直到高中大学,大力普及三皇五帝、节日习俗、民间传说等通俗易懂的传统文化,大量增加孔子孟子、王阳明、四书五经等这些往圣绝学的课程设计,像重视应试教育、职场培训一样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从幼儿到成年,一以贯之让每位受教育者都掌握一套拿出手、练到家的传统文化素养,找到民族归属感和自信心

从社会实践来说——

主流媒体不仅要大力宣扬输出理论口号,更要还原具体的礼仪礼节,积极倡导习得性实践。

各界头部人士带头示范,比如国家各级领导人、经济商业界大咖、娱乐界明星等,在传统节假日着汉服唐装(向少数民族学习),强化民族认同感

文化娱乐界精英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朴素价值观,奖传统文化推广上升至产业文化层面,挖掘民间传统文化内容原力,打造超级I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