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了两天,要不要写写这本书。
尤其是在这种临近新年,马上就要上演父慈子孝,家家团圆的时刻。
这本书的主题好像过于沉重。
我们的传统向来比较忌讳谈论与死亡相关的东西。
我猜有一半的人看到标题就会“呸”的一声关掉。
剩下的99%会说一句“大吉大利,霉运走开”再关掉。
我倒觉得,闻名不如见见面。
这本书很短,通篇下来4-5个小时足够,粗略翻翻也就午饭+晚饭的功夫。
先说说我自己的几个故事吧。
一
大概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也许夜色太沉静适合思考人生。
我突然想到自己会死。
我一定会死,“死亡”这个结果是必然的,无法抗拒的。
这意味着未来的某一天,我——肯定不存在了。
大概思考了1分钟吧,我甩甩头,感受了下自己的青春活力,就继续睡觉,不再想下去了。
因为思考自己终要死去的事实实在太过心悸和难受。
这是一种混杂着恐惧、惊讶、难过还有说不清楚的一些东西的感觉。
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
二
初中的时候,家里一位长辈被诊断得了癌症,结果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
医生让回家好好休养,但是我想“等死”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后来不知道谁打听出隔壁市有位“神医”,祖传几代专治各种癌症,遂开启了求医问药之路。
有一次,我也跟着去了,那时那位长辈看起来除了瘦一点,饭量小一点以外与正常人并无多大不同。
再见面的时候,也就过了一两个月的样子。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人瘦脱像是个什么概念。
屋子里很吵,大部分人都在互相讨论着什么,我猜是置办后事的种种。
他很安静的躺在炕上,皱着眉头,手上还打着吊瓶,旁边放着尿壶。
我坐在他身边,因为不太熟,没什么话说,只是时不时抬起头看看他的脸。
那张凹进去的面孔带给我的冲击太强。
没过几天,这位长辈就去世了。
三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跟着义工小组去养老院探望。
第一次来,一切都是很新鲜的。
这家养老院在市中心,床位很紧张。过道里都是床位,老人躺在上面,蒙着大被,你看不出是睡着还是醒着。
我们先去探望的是一位住在单间里的老阿姨。
阿姨胖胖的,笑起来特别亲切。
聊了一会天,她让我猜她多大了。
“最多70多”
“哈哈,我都102岁啦”
百岁老人,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一句“有福气”。
老阿姨哈哈笑完之后,低下头,指着门外那位躺在过道床位里不能动弹的老人,说了句我至今都没法忘记的话。
“孩子,你看我现在身体好,我害怕啊,我怕什么时候变成那样,不认识人,不知道吃饭,不会大小便,还不如死了啊”
“我在养老院待了25年啦,待过4、5个养老院,这个还不错的”
“我有家,但是回不去,没办法的呀。我儿子都80多了,小辈儿的还有小孩子,家里人顾不上我呀……”
“他们平时空了也会来看我,给我带零食的”
“孩子,我就想这样睡过去吧,活这么大岁数遭罪哦……”
中午的时候,我被分配给过道上的老人喂饭。
她已经不会说话,全身上下只有头能稍微摇动拒绝我的羹匙。
由于我的笨手笨脚,最后还是不得不求助于院里的护士,替我喂完了剩下的半碗饭。
由于工作人员人手不够,饭点儿时间很紧张,特别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吃饭成了一个并不舒服的“任务”。
《最后的告别》这本书主要讲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作者是印裔美国人,同时也是一位外科医生。作者通过自己身边的真实实例,还有大量的社会学、心理学的实证结果,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的医疗和养老情况——尽管作者是持批评态度的。
作者认为美国医学界没有做好照顾临终患者和老年人的准备:医务工作人员对临终病人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了解关怀的不够,常常不关心治疗是不是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病人是不是有意义的活着;医生在明知治疗已经没有意义的时候,还在继续提供治疗方案,提供虚构的希望,导致病人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死去,他认为这样的治疗很野蛮,是对病人的折磨。
我想,这些对于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我们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毕竟
人只有诚实的面对自己,面对当下;
知道了如何对待死亡,才能更好的生活啊。
春运已经开始喽
月月马上也要奔向幸福的回家道路啦
心情异常的兴奋
祝大家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