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为调研企业高端化发展,探寻传统行业转型新方案,实现校企联合发展,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Mg-Li”未来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齐鲁化学工业园区进行走访调研。
齐鲁化工区是山东省首批通过专业化工园区,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催化剂生产基地,2018年,被石化联合会评为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5名,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催化剂生产基地,甲乙酮、塑胶手套、丁辛醇、增塑剂等产品均列全国第一。
首先,办公室负责人刘明防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园区,介绍园区的基本情况。实践团了解到,园区积极落实创新发展,不断进行技术和产品的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此外,公司广泛发展产业,是全国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如建成全国最大特种油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碳四产业基地等。
随后,实践团成员与刘明防进入会议室座谈交流。刘明防提到,园区有四大主导产业链,一是“炼化一体化”产业链齐鲁石化,拥有年加工1250万吨原油、年产80万吨乙烯能力和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全链条示范工程。二是“碳三碳四”产业链齐翔腾达,是国内碳三、碳四产业链的领军企业。三是“尼龙新材料”产业链,我国首台套丁二烯法己二腈工业化生产项目,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一举解决了“卡脖子”难题。四是“聚氨酯”产业链条,联系上下游企业,实现群体发展。
对于实践团成员询问的园区未来发展定位,刘明防回应道,企业将聚焦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策划实施一批“强链、补链、延链”产业项目,形成分工明确、特色鲜明、梯级联动的布局体系,做大、做强、做优园区产业能级水平,加快实现融于新发展格局的国内一流的“油化精专”特色化工园区。企业的近期目标是以齐鲁石化鲁油鲁炼和天辰二期工程为主,实现“强链、补链、延链”的可持续绿色发展,着力做强园区C3/C4、尼龙、聚氨酯等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远期目标是以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为主线,在做强的同时增强配套能力,提升绿色发展实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突出循环经济特色。
紧接着,对于园区如何形成如此完善的产业链,刘明防回应道,有七大产品链构建原则:一是保护大武地下水富集区,主片区杜绝产生新的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大武地下水富集区。二是坚持科学、共享发展,在产业规模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在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强链、补链、延链”的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三是依据市场导向,在产品和项目的选取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大、消费量大、山东省及其周边区域消费量大的产品。四是确保协调、生态发展,以循环经济、生态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新技术,做到物尽其用,形成上下游融合和拓展的产业链。
最后,综合管理部的卞允庆根据习总书记所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对青年寄予厚望,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
齐鲁化工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新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进行新技术的突破和产品创新,立志打造行业典范,为民族锻造工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