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需求同一,人人都是一个样,谁若感觉不同,谁就进疯人院。————天才疯子尼采
我认为当人想要主动做某件事其实是基于快感的,而大多数人的快感是很初级的,基于吃喝玩乐的直接的感官刺激等一系列平常容易接触到的快感刺激,而少数人的不常见快感刺激有可能处于某种机缘巧合或是家族特性带来的,例如喜欢艺术的人愿意一生去追求艺术,可能他小时候在某个机缘巧合的时机彻底被艺术打动了,亦或是在艺术世家耳濡目染,觉得艺术已经和他亲密的密不可分。而喜欢科学的的人也能是在机缘巧合的时机见识到科学的魅力,或是科学世家对科学的认识早于常人不同。在此之后,他们就有了于常人不同的一个正向反馈机制,就像玩游戏越玩越想玩,越搞越发觉其中的奥妙之处。而思考这件事无疑是人类最为复杂,也从未完全做好的一件事,它的奥妙之处也可以被无穷的发觉下去。
所以有一部分人在机缘巧合的发觉到思考的乐趣,形成正向反馈机制。他们享受通过思考,享受事实抽丝剥茧的感觉,通过提问答疑的过程完成一个有一个难题,而思考的乐趣又不仅仅局限于快感上,他是个你的意识和这个物质世界联通理解的途径,当思考突破时,你对物质世界生活的认识也会突破,再加上如果如何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你的现实生活也可能会突破一大步,加上物质世界上的突破,精神上的刺激,双重刺激,可以说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永远不会停止,加上个体上的差异,比如脑结构的差异,例如低危抑郁症的人,脑电波长期处于β,γ波段的人,可能对这种刺激比常人强烈的多,往往这种人比常人的思维更发散,更活跃,想到的事物更多,加上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整理总结能力,更强,常常能通过常人无法想象到的角度看问题,这些人表现出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才。而突破常人价值观太多的的就称作疯子。
但其本质他们对于玩弄思维的快感都是相同的。无论其理论对或错,他们在自己的世界是快乐的。至于对世界的贡献或者危害都是附属产物,人都是为自己活的。
而大多数人甚至都建立不起最初的那层正向反馈,仅仅停留在初级的吃喝玩乐反馈中,而当出现问题时,真正认真去思考问题了,却没有正确的思考方式,总自以为是,例如知乎在很多人的眼里是逼乎,装逼的地方,什么从来没觉得一个问题可以有这么长的回答?当看了别人的见解也体会不到别人的思想,只是觉得装逼。杯子满了就什么也装不下去。这也就要谈到要想建立那层正向反馈是有时期限制的,最好在亲少年期,逐渐有了逻辑的观念和思考的意识的那段时期,而在往后的成人时期,一旦养成就不会落入俗套,懂得终身学习终身思考。而没养成的人就成了油盐不进,自以为是,但却被生活打败的一塌糊涂,迷失迷茫的人。说实话不如疯子幸福。
综上,成为哪一种人,真的是各种机缘巧合的事情,有先天的,比如身体出身,有后天的你的努力,有不可控的各种事造就了今天的你。这个世界按照着种种规律稳步前行,我虽然不能改变他,但能一窥这其中某一个奇妙的片段,这难道不令人兴奋吗。我能有这样的感觉,只能说我是幸运的。疯子和天才都是幸运的比起大那多数人醉生梦死的人来说。
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