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这件事,我犯过的7种毛病

        最近被读书这件事困扰:发现自己时间管理不行,计划的读书,总是没完成;读完感觉很好,要跟别人讲讲,又说不出个所以然;知道自己要有目的去学习和吸收,但是读完,好像也没什么明显提升。颇有点懂得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味道。

        最后,读书的速度总赶不上买书的速度....

        我就琢磨着,我一定不是今天才有这些毛病的。想想从小就爱读书,在学校大院长大,饱受读书风气的熏陶。但是关于读书这件事,我其实一点也不在行,而且应该是一直就有的病根:想起大约是在初中时,我有一段时间沉浸在阅读水浒传的快感中,充实而满足。记得有一天是读完林冲的段落后,老爸突然问我,你看得这么快,那我问你个问题:一路上押送林冲的两位叫什么名字?  我怔住了,一点都想不起来!!!  不过,我当时不以为意,我看的是108位好汉的故事,这两个小人物的名字有什么好记的。尤其是后来发现陶渊明说读书不求甚解时,心里更加释然了,陡然有一种理直气壮的感觉。

        可是我现在突然明白了,记两个名字或许不重要,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忽视,以及背后相关的心态和习惯,确实种下了读书不力的病因。我总结了下,自小到大,关于读书,我起码犯过7种毛病,堪称积重难返。

一、利其器,而不善其事。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类似的话还有磨刀不误砍柴工。可在读书这件事上,我却是追求精美锋利的砍柴刀,却不怎么砍柴。

      小时候,我总是羡慕同学漂亮而新颖的文具,精致利落的圆珠笔,效仿着去购买精美的书皮。直到中学、大学,买最新版的字典词典、工具书、作业本,以及最新版的书籍。在书店里,常常流连在透着书香气、让人爱不释手的书架中穿梭,往往花了一两个小时选书、看封面,却迟迟没静下心来哪怕仔细看几页。

       仿佛拥有了完备而漂亮的工具,任务就已经完成一样。可是我读了这么多书,怎么就忘记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真正的武林高手可是随手摘树枝就可以挥洒自如的。

      追求器物的精美,而忘记了工具的实质作用。这是不是一种被物化的浮华心态呢?看着我花了很多时间来准备的笔记本、水性笔,以及新书精美的封皮,却连膜都没来得及撕,久久的躺在书柜里几个月。如果套用电影七宗罪,那这就是我读书的第一宗罪。

 二、自欺的拥有感。

      不少经典著作里都有典型的有钱的吝啬鬼形象:整箱子的钱币,但从来不用,除了定期的增添、以及时不时打开箱子欣赏的陶醉。看到这,我经常是嗤之以鼻、内心不齿的。可是,如果换在读书这件事上,会不会自己也成一样的人呢?

       我喜欢买书,喜欢逛书店、图书馆。每每有什么新书上市、或者他人重磅推荐的新书、经典书,我迫不及待的就会买回来,生怕错过了什么。可是,买回来是否都看了,以及是否很理智的做了筛选和计划,似乎比起拥有的感觉来说,并不重要的。因为在知识面前,不掉队、不遗漏,已然有了最高的充实感。藏书癖,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本质上,我只是喜欢让自己感觉良好而已,而不是真正读了多少书。想到这里,其实后背是发凉的。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内容付费的时代。又衍生出一个新的状态,叫知识的焦虑。于是乎到处付费买课程、电子书、随随时随地的微信收藏、印象笔记保存等等,我不知道我是否有时间一一看完或者学习完,但更重要的时,我不愿意被知识淘汰、我需要迭代自己、更喜欢不断在更新自己的良好感觉。而这些,都建立在收藏欲上。

     据说把人的大脑泡在多巴胺液体里,就可以产生不断的快感,而不管实质上干了什么。

     这种自欺欺人的对知识的拥有感,就如同把自己埋在多巴胺里,愉悦至死。

     而我,已经干了很多年。

三、追求数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以阅读量来论英雄的现象。诸如一年读100本,俞敏洪也说大学应该读500本书。读书多,或许不是一件坏事,可是,盲目求多,是不是一定会有问题?

       现在资讯如此发达、初版如此容易、电子阅读如此方便、加上人人都可以创作。读书焦虑变成:我读得越多,越发现有更多没读的。本质上,我们追求数量,不过是追求拥有知识的感觉,以及害怕错过什么的焦虑。

        读书数量的比拼,没有带来真正的博学,反而降低人深度思考的能力,以及满脑袋的模糊概念和散落的知识点,以及一张嘴,就浮浅的表达。

        问题不出在读书多与少上,而是我们是基于什么样的心态和目标来计划读书的数量的?  


      如果说上面的三个问题,主要和人的心性和心态有关,是在浮华的外界与内在的需求之间没有找到本质连接导致。那么,下面的4个问题,则是在个体读书操作层面的误区。我更是饱受困扰,深知有错,但死活没改。

四、观其大略、不求甚解

      这绝对是我最先发现有问题,但最早自我合理化而心安理得的一点。

      小时候读书,最喜欢读的就是曲折跌宕的故事类,尤其是小说、历史演义等。由于只满足阅读故事的快感,所以只求个大概,细节是不会深究的。这样的好处,就是读起来比较轻松愉悦;由于速度快,阅读量也比较大。常常给人一种饱览群书、知识面丰富的感觉。每次和人吹牛,属于什么都能侃、什么都能指点一二。

       什么时候发现有问题的呢? 考试的时候。

       考试天然就是逆人性的,浏览式阅读,浮光掠影但充满愉悦感。而考试是一个个知识点的细究、是对细节的考察、对思辨的要求。习惯不求甚解后,读任何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读后,就已经忘掉七八,剩下的一二也不精确。好在,应试教育的好处就是有的是办法来对付考试,所以勉强都让我糊弄过去了。也很可惜,最好的应该去深究去纠正的阶段,就这么被我一带而过了。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人读书有什么用? 其中一个高票回答是: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了很多食物。它的大部分早已被遗忘,但肯定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肉。读书对你的思想而言也是如此。

        这句话很是形象生动,似乎不证自明。但是其实非常有迷惑性:我虽然说不上来每一本书对我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读了那么多书,最后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内化升华的。 这成了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最好的理由。 可是,潜移默化、内化升华是自动发生的吗,都是一样的标准一样的结果么?还是其中也有不同的路径、不同的实现手段、甚至全然不同的结果呢?

      现在想来,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这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什么样的书,应该观其大略,什么样的书,应该深究其理?本质上,我需要回答自己的是,我基于什么样的目的读书,然后读完书想实现什么目标?

五、兴之所至,兴尽而归

      有一个我很喜欢的故事,叫雪夜访戴。

       说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在一个雪夜,忽来兴致,竞从山阴家中出发,披蓑泛舟过剡溪,去寻访好友戴安道。待至戴家门口,却转身吩咐泛舟而归,不敲门,不会友。人问其故,答: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这其间的诗意与潇洒,让我深深的着迷。

       放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以前很喜欢的一种状态是,读书是一件很个人、很诗意的事情,应该凭着心情与兴致,广泛阅读、自由阅读。于是历史、小说、心理学、社会文化、散文、励志、经管等等,但凡起心动念想读的,一定追随心意。但凡腻了,倦了,就停下来,或者换换口味。

       可是问题也就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繁忙,家庭责任的增加,似乎这种任性越来越奢侈。我们往往需要更加功利的读书,即为了眼前最重要的目标而读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第一要旨。

        这一年多,我断断续续读了很多书,不同类型的,不同领域的。可我今天问自己,我收获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我却无法清晰的回答。

       兴致是坏事么?读书一定要功利实用么? 我现在仍坚信不是这样的。只是,就像对自由的理解一样,自由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说不的权利。同样的,兴致而诗意的读书,一定是积极可取的,但是自由的阅读的底线就是聚焦。聚焦在某个核心目标和愿景上,在这之上的学习与思考,才是系统而务实的。

       对于读书而言,既不是自由随性的发散,也不是刻板功利的专注,而是知道自己在特定阶段,什么不该去选择。即做取舍的能力。

六、浅尝辄止、不迭代升级

       记得在学生时代的课堂里,我往往是老师上课最喜欢互动的学生。因为老师常常在阐述或者引用一些知识和观点的时候,我常常能极快的呼应,甚至经常在老师停顿、思考的时候,迅速补充下面的部分,然后迎来老师赞许的目光。

       再后来在很多场合,挺培训讲座也好,还是领导指导也好,我常常也因对方表达内容正是我知道的,或者内心有共鸣的,而兴奋异常。有一种:嗯,没错,这个正是如此的感觉。

       可是除了零散的那一个个知识点,我却无法串起知识的全貌。如果是让我来完整阐述,我却只能磕磕绊绊。想想看,我常常遇到的三种状况:

  1、看完《定位》第一篇,对于“认知大于事实,定位是在头脑中占位,而不是对产品定位”深感震撼和启发。可剩下的篇章也就束之高阁不再问津。以后每每被人谈及定位时,就有一种这个我也懂的自信,可当真正深聊时,如何应用定位,却是一片混沌,不知从哪说起。

  2、听过很多的道理,观点,总有种自己也听过,也思考过的感觉,然后就翻箱倒柜想寻找出处,可一找不到,因为没记录,二找到了,发现已经过去很久了,要想搞明白,需要重新学习。

  3、看一场讲座,很是兴奋,恍然大悟,醍醐灌顶。激动过后,也就没有然后了。等很久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仍只会用最初级的方式解决,等后来发现之前那场讲座就讲过类似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掐大腿之余,叹息,只学了皮毛,从来没有就这个问题持续迭代和深化。

        当初的学习,无非是囫囵吞枣、满足于当下的获取感,事后也就扔到一边,不会咀嚼细嚼了。等时间一长,除了一点印记感,多半就剩下一点似是而非的东西了。说到底,读书对我来说,常常是看完即仍,更别提会针对类似的问题,去深化思考,关联阅读,拓展知识的边界与深度。

七、只输入不输出

        读书是有关获取的快感。获取书本时的拥有感、获取读书时的愉悦感,获取书中知识后满足感。但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单向输入。即不断在往自己的大脑里填补,越装越满。但是装完后,除了获取感,有没有实质的其它有价值的收获呢?

   我常常遇到以下场景:

  1、读完一本书后,具体和我的生活有哪些关联,在哪些场景有启发,具体能解释什么现象,解答什么问题?有感觉,但是具体说不上来。

  2、读完一本书后,在一个需要分享的场合,跃跃欲试的觉得自己大脑里很丰盈,但一旦开口,却发现表达出来的不是那么回事。要么似是而非、说的含糊,看起来很多内容,但表达出来又过于简单,好像只是说了个常识而已,那些原本大脑中的震撼、启发,在此时有如一团烟雾,想要燃烧,但迷雾重重。

  3、读完了很多书后,哪些书的内容和观点是类似的,能否提炼出共性的原理和思考模型?明白了很多知识点和道理,对于我认知外界、改造自身,能否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好像并没用!

这几个问题,究其根本,都是没有解决好输出的问题。

  1、第一种输出是,输入的知识,能否输出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如何应用。这个应有应该有三个层面,一是解释:能否解释关联的现象。二是解决:能否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帮助。三是进阶应用,即探索知识背后的道理,即探索规律与原理,在本质层面应用知识。

  2、第二种输出是,以终为始,以教为学,输出倒逼输入。即通过把输入的知识,讲解给别人听、或者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以此检验输入的效果。往往单向输入时的满足感,仅仅是在感觉层面,并未经过加工和整理,知识的细节没有深究、知识都是孤岛,没有建立有意义的连接。只有通过输出的检验,才倒逼自己去更有条理、更系统的去内化知识。


这七种毛病,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

1、本末倒置,追求外在的装饰,而不是内在的内容。

2、叶公好龙,只是喜欢自己去追求知识的感觉,而不是知识本身。

3、低效勤奋,试图以量的积累来代替质的升级。

4、囫囵吞枣,仅在浅层思考和吸收,缺乏深度。

5、缺乏专注,仅凭一时兴趣,缺乏聚焦和目的性。

6、虎头蛇尾,一知半解,缺乏对知识的探究与执着。

7、不接地气,知识只在大脑里存储,没有输出的能力。

下次,琢磨一下,如何改善这7个毛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51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0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0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6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0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7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6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3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35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0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6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