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立意

立意,在作品创作中,十分重要。一件作品能否成为绝世佳作,立意占了很大一部分。

什么是立意?我昨日搜肠刮肚一整天,没有找到结果。于是又在网络中上下求索,也没有发现我想要的答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章—《以画为喻》中,获得了启发,找到了属于我的答案。

立意就是文章的灵魂,它缘起于作者的起心动念,又在文章中若隐若现。

在《以画为喻》中,叶圣陶先生说:

看见一个老头儿,觉得他的躯干,他的面部的器官,他的蓬松的头发跟胡子,线条都非常之美,配合起来,是一个美的和谐,咱们要把那美的和谐表现出来,就动手画那个老头儿的像。

这里的立意便是想要把“美的和谐”表现出来,通过什么来表现呢?

通过老头儿的躯干、蓬松的头发和胡子等外部形象来表现。

“美的和谐”,这种内部形象,难道不正是灵魂之所在吗?它缘起于作者见到一件事物后的真切感受,表现在外部形象,时而光华内敛,时而光芒四射,意味隽永。

为便于理解,再以诗词《竹石》为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能留传下来,靠的仅仅是作者对竹子的描绘吗?

并非如此,而是立意于坚韧的灵魂,是作者眼中竹子的灵魂,同时也是作者自身的灵魂,更是我们民族之魂。这种灵魂是不甘于命运所摆布的,大有一种千磨万击你随便来,东西南北风你尽管吹,谁怂谁孙子的意味。

如何才能立好意?

真听真见真感受

看叶圣陶先生怎么说:

见到需要是真切的见到。人家说那个老头儿很美,你自己不加辨认,也跟着说那个老头儿很美,这就不是真切的见到。见到不真切,实际就是无所见,无所见可还是要画,结果只画个老头儿,画不出那"美的和谐"来。
必须要整个心跟事物相对,又把整个心深入事物之中,不仅认识它的表面,而且透达它的精髓,才能真切见到些什么。

在我看来,便是"入微"之境。

如何来理解这"入微"之境呢?

“庖丁解牛”这个典故便能帮助理解。庖丁为梁慧王宰牛,他的手、肩、脚、膝盖和牛接触的地方,都发出了皮骨相分离的声音。刀子刺进去时声音更大,伴有音律的美感。这种声音与《桑林》、《经首》这两首乐曲节奏合拍。

梁惠王看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连忙问庖丁怎么做到的。

庖丁说:"我探究的事物规律,已经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了。以前不熟悉,看到的是一整头牛,三年后,我看不到一整头牛了,而是牛的筋骨肌理。"

我们能从庖丁身上借鉴到什么呢?

那便是提升自己对一件事物的认知,由表及里,细致入微。有什么用呢?

以写作为例,当你对要写的事物达到了这种程度的理解,就可以随心所欲,用笔如神。

要达到庖丁的境界,无疑,是困难的。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可以不断往那个境界上走,也能超越身边其他人。正如古人云: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

多读、多写、多思考、多总结

多读、多写、多思考、多总结一定是一体的。写作如此,立好意同样如此。

有人说,写作先写满100万字,再谈质量。

不敢苟同。

鲁迅先生说:“无端空耗别人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深以为是。

写满100万字,为什么能让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呢?因为人总是想要提升,却很懒。

写满100万字,多么有成就感啊,这么努力,还能被说成懒?

没错,就是懒,就是自欺欺人。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就是想用身体的勤奋去掩盖思维的懒惰,然后就开始自我感动,再后便理所当然地抱怨没有天赋。多好,既能欺骗到自己,又能欺骗住别人。

我并非说不要多写,而是要"质"、"量"同步提升。

写好作、立好意就得突破下自己的舒适区,就得将多读、多写、多思考、多总结这些步骤进行到底。

特别是名家的建议,尤其需要多读、多写、多思考、多总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比自己独自摸索快得多。

自以为是,是绝大多数人的通病。但也算得上公平,因为这便让行路的人不再那么拥挤。

做一个苦心孤诣的人

要立好意,最终还是回到了做人的问题上来,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因为要为一篇文章立好意,在新手期认识不深的前提下,要吃很多的苦头,这是常人所不能接受的。

三心二意,浅尝辄止也是人的通病,唯有有志向并且有勇气的人才能克服。还记得《游褒禅山记》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无论是好看的风景,还是高深的境界,都注定只能被少数人所收获。没有这个志向,安安稳稳,便去享受当下的美好,不要再多想其他,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有了某方面的志向,也不是说便能到达想要的终点,还得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综上所述,便是我对立意的浅见。现在做一下小结。

什么是立意?

立意就是文章的灵魂,它缘起于作者的起心动念,又在文章中若隐若现。

如何立好意?

真听真看真感受

多读、多写、多思考、多总结

做一个苦心孤诣的人

最后,我想谈一下此文的立意。

缘起于自己发现,简书上少有谈立意一类的文章,自己又觉得,立意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写这篇文章,一为提升自己对立意的认知,二为大家提供一点浅见。

文中还有许多见识浅薄的地方,也真诚地希望大家在评论区不吝赐教,以作为这篇文章的补充,共同进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