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OP简介
面向切面的程序设计(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AOP,又译作面向方面的程序设计、剖面导向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程序设计思想,旨在将横切关注点与业务主体进行进一步分离,以提高程序代码的模块化程度。通过在现有代码基础上增加额外的通知(Advice)机制,能够对被声明为“切点(Pointcut)”的代码块进行统一管理与装饰,如“对所有方法名以‘set*’开头的方法添加后台日志”。该思想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将与代码核心业务逻辑关系不那么密切的功能(如日志功能)添加至程序中,同时又不降低业务代码的可读性。面向切面的程序设计思想也是面向切面软件开发的基础。
面向切面的程序设计将代码逻辑切分为不同的模块(即关注点(Concern),一段特定的逻辑功能)。几乎所有的编程思想都涉及代码功能的分类,将各个关注点封装成独立的抽象模块(如函数、过程、模块、类以及方法等),后者又可供进一步实现、封装和重写。部分关注点“横切”程序代码中的数个模块,即在多个模块中都有出现,它们即被称作“横切关注点(Cross-cutting concerns, Horizontal concerns)”。
Aspect(切面): Aspect 声明类似于 Java 中的类声明,在 Aspect 中会包含着一些 Pointcut 以及相应的 Advice。
Joint point(连接点):表示在程序中明确定义的点,典型的包括方法调用,对类成员的访问以及异常处理程序块的执行等等,它自身还可以嵌套其它 joint point。
Pointcut(切点):表示一组 joint point,这些 joint point 或是通过逻辑关系组合起来,或是通过通配、正则表达式等方式集中起来,它定义了相应的 Advice 将要发生的地方。
Advice(增强):Advice 定义了在 Pointcut 里面定义的程序点具体要做的操作,它通过 before、after 和 around 来区别是在每个 joint point 之前、之后还是代替执行的代码。
Target(目标对象):织入 Advice 的目标对象.。
Weaving(织入):将 Aspect 和其他对象连接起来, 并创建 Adviced object 的过程
二、Maven依赖
<!--aop-->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op</artifactId>
</dependency>
三、日志处理
- 配置
spring.aop.proxy-target-class=true
该属性值默认为false,表示使用JDK动态代理织入增强;当值为true时,表示使用CGLib动态代理织入增强;但是,即使设置为false,如果目标类没有生命接口,则Spring将自动使用CGLib动态代理.
因为在AOP的默认配置属性中,spring.aop.auto属性默认是开启的,也就是说只要引入了AOP依赖后,默认已经增加了@EnableAspectJAutoProxy。
一个类变成切面类,需要两步,
① 在类上使用 @Component 注解 把切面类加入到IOC容器中
② 在类上使用 @Aspect 注解 使之成为切面类
- 切面类
@Aspect
@Component
@Slf4j
public class WebLogAcpect {
/**
* 定义切入点,切入点为com.example.aop下的所有函数
*/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 com.xtsz.aop..*.*(..))")
public void webLog(){}
/**
* 前置通知:在连接点之前执行的通知
* @param joinPoint
* @throws Throwable
*/
@Before("webLog()")
public void doBefore(JoinPoint 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
// 接收到请求,记录请求内容
ServletRequestAttributes attributes = (ServletRequestAttributes) RequestContextHolder.getRequestAttributes();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attributes.getRequest();
// 记录下请求内容
log.info("URL : " + request.getRequestURL().toString());
log.info("HTTP_METHOD : " + request.getMethod());
log.info("IP : " + request.getRemoteAddr());
log.info("CLASS_METHOD : "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DeclaringTypeName() + "."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log.info("ARGS : " + Arrays.toString(joinPoint.getArgs()));
}
@AfterReturning(returning = "ret",pointcut = "webLog()")
public void doAfterReturning(Object ret) throws Throwable {
// 处理完请求,返回内容
log.info("RESPONSE : " + r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