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准备回老家,到车站坐了半小时,才等到了班车。
整个人困顿不已,登上车,靠着行李箱,眯起眼睛。
可周围三两个阿婆的声音,阵阵入耳,就像自带音响效果,响彻整辆小班车。
缓了一会儿,精神好些了,路也比较颠簸,干脆不睡了,听起阿婆的絮叨。
两人已经聊到孩子的问题上了。
A阿婆:我今年没赚一分钱,就帮忙打扫卫生,和带两个孩子,一个二年级,一个幼儿园。幼儿园那个每天早上都要送,下午还要过去接,不去接,他还会跑,晚点就会找不到他。得一直看着才行,也没时间去种田。
B阿婆:那的确也做不了其他的。现在的孩子,都不一样了。之前我看的几个孙子,放学一回来,吃完饭,就乖乖地去做作业,完成得好好的。奖状贴了一整面墙壁。这孩子啊,会读书,就是会读书,不用说,就学得好好的。不会读书,怎么说都没用,我口水都说干了,他还是不读,一直抱着手机玩。都不想管了。
其实,这样的聊天,也听过不少。在乡村,很多父母出去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时常,几个老人家凑在一起聊天,都会绕到这个问题上来。
不仅是爷爷奶奶辈,在父母当中,也有这样的观点,孩子会不会读书是天生,有的孩子会读书,不用说,照样读得好好的,有的孩子好说歹说,打骂,依然没用,还是不碰书本一下。
我认为,有这样观点的家长一般是对孩子的教育开始或产生了灰心,所以找一个似乎客观的理由来安慰或搪塞自己,让自己心安理得些。
其实孩子的教育真的很难吗?
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我觉得如果家长在两个方面做好,或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兴趣
第一,通过引导,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在大学教育方面课上,授课老师讲了自身教子经历,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他是个爱思考的老师。通过研究,他发现:引导孩子,让他把读书当成一种兴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于是,他将想法实践在他孩子身上。从幼儿园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那个年龄,他们对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会问很多为什么。这时,老师就会把答案通过具象的方式尽可能地呈现出来,让他明白。
当一家人出去与朋友聚会时,他会问孩子:“今天你想看什么书,我们带几本过去。”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小孩子很高兴,从自己的书籍中,挑出几本,放进书包里。有时太重了,老师就帮他提着。
因此,聚会上,会有这样的画面,大人在一旁聊天,孩子们在一边玩耍,而有一个孩子安安静静地在桌子上,看他的小人书,当然那就是老师的孩子。
慢慢地,养成了一个习惯,再出去聚会时,孩子都会跑去挑几本书带去。
除此之外,老师主张让孩子意识到书的有用性。
到了三四年级,孩子问的问题多了,他把知道的告诉他,然后跟他说,更多的要通过阅读书籍才能找到答案。
但不是一句话了之。老师会关注孩子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接着带他去书店,让他选出几本,能解决对应问题的相关书籍,同时,老师也去选几本。最后两人放一起,决定两本,买下,回去阅读,尝试解决问题。
这样,让孩子认识到书籍是很好的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自然就很乐意去阅读。
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孩子很喜欢阅读,也很爱思考,学习成绩自然很优秀,已经从清华大学顺利毕业,并出外留学,继续追求下一个目标。
这只是两个简单的例子,当然老师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由于这两个做法,还有很多细节上的处理,但我觉得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自身作则
第二点,家长要自身作则。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难以想象的榜样作用。
我认为,从小到现在,爷爷对我的教育受益终生。这主要是行为上的一种影响。
爷爷是个今日事今日毕的人,而且做事情很专注,无论是搞建筑,还是晚上打牌。
我观察最多的,还是他晚上的消遣活动--玩扑克牌。这是一个人的游戏,把牌打乱,然后先依次摆好8张牌,第二次在刚才每一牌的下面再摆好一张牌,重复这个动作,直至剩下几张牌停下来。接着开始调整顺序,使牌依次从大到小排下来。可以将下面整块移动,但不能从中抽取。就这样简单的游戏,玩了十多年,每次看他打牌,都不忍心打扰,只是默默地看着,琢磨着这有什么乐趣。
我觉得,他是个润物细无声的人。都是通过平时的一些行事风格来影响我,使得我也养成一些习惯。比如,每次放学一回去,一定会先完成作业再去玩,即使寒暑假也一样,还会尽可能地做到满意。遇到问题,自己会尽力想办法解决等等。所以,他很少担心我的学习问题。
在做人方面,学到与人为善,懂得去考虑别人的感受,能帮则帮等等,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孝顺。
他对于我好的表现,会开心。有些问题即使犯了错,也不会太多责怪。但有些方面,他有他的原则。比如,有一次与弟弟打架,被他知道了,非常严厉地训斥了我,我也唯一一次被打。
他话不多,主要是靠行为让我感受到事情的轻重,以及处理的方法。但对我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我觉得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想要有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一个懂事的孩子,可以从刚才两方面入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