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蝉》一诗,用蝉的高洁和悲惨命运喻人,引来无限遐想。
李商隐的《蝉》一诗,通过描写蝉的鸣声和悲惨命运,表达了人生的苦难和磨难。
诗中“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两句,暗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公和对名利的追求所带来的痛苦。
而“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则写出了人生中的孤独和无助,无论怎样呼喊,都没有人理会。
最后两句“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李商隐的这首诗,用蝉的形象和鸣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语言简洁而意蕴深厚,堪称为唐代咏蝉诗中的佳作。
展出时间:
2023年12月28日
展出内容:
李商隐(唐)《蝉》
诗词原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展出作品:
郝乙
姚淑芳
李少波
赵忠胜
刘国华
谈琦英
姚淑芳
李少波
刘国华
郝乙
诗词释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诗词作者:
李商隐,生于公元约813年,卒于公元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作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书法作品作者介绍: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14岁始学篆刻、书法,18岁师承河北书法名家牛逍先生,现为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姚淑芳(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李少波(河北保定、1967年),业余书法爱好者,临帖学习书法多年。
赵忠胜(湖南岳阳、1970年),经商,业余爱好书法。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谭琦英(女、湖南岳阳、1956年),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老年书法协会、新闻出版书法协会会员,岳阳市楹联学会、诗词协会、书法协会会员。联墨作品多次获奖。
欢迎更多书法爱好者参加“书写经典网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