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一口古井,叫“龙井”。井水甘甜、冬暖夏凉,清澈见底,全村人靠着这一口古井繁衍生息,这口古井滋养了一代一代的村民。
小时候,我们总想知道这井到底有多老,就会问村里最最年长的老人:太公,这口井是什么时候就有的呀?老人摸着长长的白胡须,张开没牙的嘴巴,一个字一个字地说着:这口井啊,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时候就有了。我们把这么多爷爷加在一起还是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又再问:太公啊,您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到底是什么时候呢?老人笑了,“哈哈,小孩子哪有那么多问题啊,我也不知道呀。”
龙井分四层,第一层为出水口,用青石板覆盖,以保护水源;第二层为饮水口,青石上凿开两个弧形的口,用水瓢取水;第三层为洗菜池,第四层为洗衣池。
一汪清水,四季不干。
每当炊烟袅袅的时候,龙井边上热闹非凡,打水、洗菜、砸牛骨头的,老人、小孩、小媳妇、老婆婆拥挤在狭小的龙井旁。张家长李家短,一个村的事只是洗一筲箕菜的功夫就可以从村头知晓到村尾了。龙井,就是村里的一个新闻播报站,人只要往哪儿一站,便可知村中大小事。
七、八十年代人口不多,村里大都是以大家庭共居,一个村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合起来也没有多少户人家。龙井,在村子的中心,聚合着一个村居住在东西南北的每一户人家。尽管有时候还得要排队取水和洗菜,但是她始终像母亲一样把一个村的人们聚拢在一起。
记得有一次,还在上小学的我放学了,发现村口一片嘈杂,人们神色紧张。只听见大人们不停的喊着“着火了、着火了”,跟着大人们慌乱的脚步一路跑到村子中间,只见一股股的黑烟已经从房顶上冒出来。
那时候,村子里的房屋大多都是茅草屋,房顶都是用茅草建的,火势一旦蔓延,户户相连,密集的村落就会变成一片火海,后果不堪设想。只听见,有人在问:有没有报火警啊?“报了,可是要到公社打电话,还需要一段时间,消防车才能赶到。”“大家,赶紧回家把桶、盆子都拿出来,打水灭火。”
我跑回家里拿了一个脸盆,就往龙井赶。这时候,全村只要在家的大人和孩子都已经聚集在龙井,只要能出点力气人的都自觉地排起人龙,从龙井一盆一盆地传递水直至起火的房屋。直至消防车到来,火势一直都被控制在起火点的范围内,不但火势没有蔓延就连同一个天井里住着的人家都没有波及到,把损失降到最低。
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面对灾难来临,可以看出一个村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后来在我的记忆中还发生过两次火灾,而每一次火灾都是在全村人共同努力下扑灭大火。
这是一个住着不同信仰的回、汉两个民族的村庄,而这个村子却是在整个大理坝子最出名的团结村,原因我想就是受龙井的恩泽吧。
龙井像苍山脚下的一位母亲,用她博大的胸怀抚育着不同民族的两个孩子,而她的孩子们在她温暖的怀抱里相亲相爱。井边洗菜用水,大家都互相尊重,始终恪守着对另一个民族的尊重。所以,在我的记忆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民族的禁忌而发生过争斗。
和谐共生,团结友善。成为村里约定成俗的不成文规定。代代相传,直至永远。
在时间的长河中,一代代乡亲们生于斯长于斯,生生不息的水井不但滋养了人们的生活,亦滋育了人们的心灵,历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