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世界上网的人都知道有一个来自中国的很厉害的企业叫微信的时候(想想小扎在国会被听证的时候,政府官员询问他的业务是不是最厉害,小扎急忙脱口而出,“不,还有很多优秀的产品,比如中国的微信”),这说明微信已经不是一个现象级产品了。
评论和转发使得微信的信息能够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但是当微信发现有流量从微信流走的时候,微信直接开始了阻断之路。从最早封杀淘宝直接转发链接,到时不时限制微博转发,到后来公开屏蔽抖音链接,不允许其他厂商借着微信的任何名义打广告做宣传,微信和其他厂商开始了一个流量保卫战。现在这种情况变得愈加严重,有网友总结了如下图
微信现在做的事情似乎和现在互联网宣传的互联开放精神有些格格不入。
也可以理解,作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搭建起来的坐拥10亿+用户的微信帝国,当然不希望别人的发展是站在他自己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现在围绕微信平台挣钱的手段多的眼花缭乱,红黑白黄道的都上来了,这点谁也得佩服国人的智慧)。
张大仙的未来几年对微信的想法自然是我等凡夫俗子这愚钝的脑袋想不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想,如果微信要缔造一个全封闭的帝国,还需要哪些东西?
我们先只考虑人们每天的最高频的需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几个万亿级的市场,衣食住行用。
衣:现在绝大部分买衣服的市场都来自淘宝和天猫。具体数量未知,但是2017年整个电商规模在61700亿,淘宝天猫京东三家占了83%,整个细分品类中衣服类又是最大的。这个保守估计也在1万亿以上。
食:民以食为天。先不说淘宝京东这种大家已经接受了的传统电商,美团直接创造了“外卖”这种第四种饮食方式。2017年,美团外卖一家做了1710亿。想想美团一年砸在构建外卖团队以及地推团队的钱,这块壁垒已经垒到基本别人进不去的地步了。
住:这个留着让任志强评说吧。
行:市场有,但是竞争的惨烈,让很多机构投资人都直呼没想到。现在美团,曹操,高德重整旗鼓,又杀进来与滴滴厮杀,这个市场应该没有新选手想进去了。
用:用这个市场分散太剧烈。我们单看一个例子,58同城2017年营收超过100亿,股票涨的让老姚每天见了谁都眉开眼笑。市场也很大,但是大到谁也没法一家吃下,注定是一个急剧分裂的市场。
从上面的分析看出,如果我们只从马斯洛需求模型最低一层看,微信在可见的一段时间,还没法自己全搞定。(也不排除Pony大手一挥,把里面的公司都收购了)
第一层不好搞定,那么我们往上看,看马斯洛需求层次更网上的需求,精神需求。
文化层面的分裂更没有任何规律,寡头也越少。我们只能简单看几类适用高频的来分析一下。
听音乐:听音乐这个需求在全球都是刚需。车上,路上,家里,人们对音乐的需求越来越大。音乐在国内几家公司平分秋色,各有各的忠实用户群体,前几年无数公司被淘汰(想想当年的winamp)。再加上国内的版权环境,国内也无法出现像spotify这样的流媒体服务为主的公司,音乐微信自己去做的可能性不大。即使QQ音乐一家,也只有市场的17%左右的份额。
发表领袖意见:其实就是你说一句话,让大家看的需求。比如知乎大V,微博大V。这个更是一个竞争白日化的领域。微信有公众号,但是和他一起做的有如下友商。
聊天:微信天生是为了沟通用的。微信的产生直接导致了人们沟通方式的改变。(电信运营商每个月看着像三毛的头发一样稀少的短信量和电话量,已经心痛到麻木了。一年光靠短信能挣五六百亿的好日子一去不回头了)。但是随着更年轻一代的95后00后步入社会,QQ的使用量依然保持在高位。(00后年轻人说微信太不好玩了)。
看视频:和音乐类分类类似,不再详述。
分析到这里,可能大家也看出来了,按照目前的互联网格局,想造一个全封闭的能自我循环的系统和生态的可能性是基本不存在的。而且微信从一开始给自己定位的开放平台的想法,就决定了他的发力点和优势在于这个平台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至于微信现在为什么这么做,我也没有办法去和张大仙去考证。我情愿希望去相信是微信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想到自己的平台是如此成功,让附着在这个平台上的都赚的盆满钵满,而自己在平台上的话语权日趋渐微而采取的不得已的临时措施。
在中国的市场做生态,前有狼后有虎,周围一堆小老鼠,换谁都难做。
老图分享:视频通话的先驱
A Toshiba Model 500 View Phone, being tested at the company's Tokyo headquarters on May 6, 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