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引擎,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近日,省委书记周祖翼深入福建农林大学调研,对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给予了高度关注与肯定。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和菌草技术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特色优势,以科技创新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这一重要指示,不仅为福建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乡镇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一、发挥高校与科研机构优势,培育乡村振兴科技力量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乡村振兴人才和技术的重要来源。周祖翼书记在调研中提到的菌草技术,正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生动例证。这一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实现了科技与农业的双赢。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乡村落地生根。同时,要注重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人才,引导青年学子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于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具体实践中,乡镇政府可以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设立科研项目,研发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技术和产品。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此外,还可以建立农业科技园区或科技小院,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到乡村创业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如小松镇同省农科院闽北分院合作,创建建瓯市小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先导区,向外辐射3千米半径,带动农业年产值1.8亿元。
二、深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周祖翼书记的调研中,他提到了林下经济、海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潜力,这些都是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科技创新,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此外,还要注重培育乡村特色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可以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小松镇加强生态茶园建设,打造“白石岩”茶叶品牌,推广小松茶文化。
三、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守护乡村振兴的“生命线”
在践行大食物观、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质量安全是关键。无论是传统农作物还是新兴农产品,都必须确保质量安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同时,要推广先进的农产品检测和追溯技术,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此外,还要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在乡镇工作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质量安全监管措施。例如,可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对每户农户的农产品进行登记和检测;可以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点,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还可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特色优势,以科技创新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要注重培养农业人才、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相信在广大乡镇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书写出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农民的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