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一个故事,说齐桓公晚年昏庸,任用奸邪,穷病而死。想想一代诸侯,霸有四海,富有一国,居然也能穷病而死,我们为我们的后半生能做多少的准备才能足够养老呢?
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应该正在养老。当然也不尽然,我认识一老头,闲聊之中 了解到,年逾古稀,老伴去世。从解放前出生,经过大灾之年,农业社,大革命,改革开放,日子刚过好,也开始有条件为自己的未来做些准备的时候,老伴老世,自己孑然一身,做什么准备才能不孤单呢。说到同龄人,也是唉声叹气,总觉得老天亏欠了他们。想想也是,正好三胎放开,这些人还有一大部分,刚刚接任新职,承担孙孙的保姆。
生而为人,肯定要为明天做好准备,这是必然,昏庸一生,肯定不得善终,但做准备到底能做些什么呢?正已修身,心境豁达,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孝亲,以已为楷模;善待子女,以德育人,自有德行回报。尽力而为,未来可期,但世事难料,多有变故,心境开阔,自然逸养天年。
因而,我们看法,养老一定与孩子有关,儿孙承欢膝下,自然福在其中;养老也与钱有关,尽人事,听天命,老天从不亏欠有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