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形容自己的?
火爆、懒惰、敏感、多情、三分钟热度……我可以找到一长串的形容词来形容自己。那么,我是如何得到对自己的这些认知的?
认清真实的自己
在阅读《认知突围》之前,我觉得自己当然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阅读之后,我深入思考,发觉我并不真的是由内而外地认识自己。
不止我自己,我想大部分人时时刻刻都在通过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当周围人都说你漂亮时,你就会渐渐认为原来自己这样就叫漂亮;当所有人都夸你睿智的时候,你就很容易产生对自己的智慧过度自信的倾向。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应该随着生命的进程而不断动态修正的。但是,我们没有不思反省的习惯,于是,就只能依靠外界的评价和态度来给自己画像。
每个人都有把自己塑造得更完美的倾向,于是,我们需要化妆,需要漂亮的衣服搭配,需要虚假的头衔。这一切不是为了给自己看,而是为了获得别人更好的评价,从而利用这些评价反向塑造大脑对自己的印象。
比如,我之前在简书上写成功日记,我是写给自己看的吗?一开始的动机并不是,我是为了获得外界的评价,当有人夸我努力夸我有毅力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后来,我逐渐剖析自己,认识到写成功日记是看我一天做成多少事,给自己增强信心,给自己看的。既然如此,那么我就改为在笔记本开始书写。
所以,我们的动机就是用这些素材去喂养大脑,从而创造一个想象中的虚幻的自己。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摆脱“装”这种看上去很刚需的行为呢?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并不能通过“装”来提升自己的真实价值。我们只能概率性地通过这个行为来获得短期满足,接着就会有同等概率获得与之程度相当的挫败和羞辱。
其次,“装”这种行为可以用均值回归来解释。每当你表现出来的价值高于自己的真实价值时,你都相当于再给弹簧加力。装的越狠,向真实价值回归的强度就越大。在你收获更多掌声的同时,出糗的可能性也同比增大。
比如,娱乐圈中的人设崩塌就解释了“装”这种行为,长期维持一个与真实自己相距甚远的人设这样一个状态,偏离的幅度越大,跟真实的反差越强烈,就越容易在不经意间暴露出真实。比如文章的好老公人设,比如薛之谦的深情卖惨人设。越完美的人设越经不起推敲。反而是杨幂自黑的人设,不论会发生什么黑天鹅事件,人们都会觉得不奇怪。自黑是一种保护手段,因为做啥坏事别人都觉得正常,做好事就值得鼓掌;而如果人设过于完美,那么整个系统是极其脆弱的,也就是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出一点差池,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人设完美能有更多的红利,但也有更大的崩溃可能,是双刃剑。
只有当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装”无益于提神自己,且终会带来同比的负面影响时,就会放弃装,从而不得不正视真实的自己。
想想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的评价,或者致力于满足他人的期待?这种取悦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无非是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更满意而已。
因此,我看到真实的自己,有点自卑,与陌生人交流不自信等,当我开始接受这些真实的自己时,我发现就自然没有必要再活在他人的意念之中了。当然,这其中必然是曲折的。
不装,有利于你在认清自己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