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40年代,富贵是一个小地主家的少爷,生活可算风光,城里城外人见到都恭敬的称富贵少爷。
生活除了吃喝玩乐,还嗜赌如命,在城里的青楼从天黑赌到天亮,十几二十天才昏昏沉沉的回一次家。
可他逢赌必输,终于把家产都输光了,把自家的一百多亩田地加上宅邸都输掉了,一贫如洗。
他爹被活活气死,他娘则在穷困中因病也不久而亡,家里就只剩下妻子家珍和儿女四人。
一家四人,往下的日子是在简陋的茅屋下,过着愁吃愁农的贫苦日子,
富贵从过去风风光光的富贵少爷,一下落魄为整天在田里卖力的贫农,
然而生活还不限于贫苦,更加悲惨的命运才刚刚开始。
小儿子有庆在小学五年级,因为愚昧的医院不断抽血想救县长夫人。最后抽血过多而死了,
女儿凤霞怀起了孕,一家人开开心心去接生,最后却因难产而死,妻子家珍在儿女相继离去的悲伤中不久也走了。
他是在一次次含泪中,用瘦骨的背脊背着她们一个个埋在了村里的西边头,
家里就这样只剩自己孤独一老头,还有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
这就是我国当代作家余华代表作之一-----《活着》的大概故事内容,故事发表于1993年,自出版以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经过时间的沉淀,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我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是在读高中的语文课上,听烦了语文老师在台上念的古言文,就拿起了旁边同学的这本书读了起来。
当我们的老师在上面唠叨完连着的俩堂课时,我刚好从书里悲剧的世界走出来。
期间我有几次被富贵的悲惨遭遇所触动,同情的眼泪在那几次想留下来,却又因怕周围的同学看到,年少的羞怯让眼泪忍了回去。
第一次读我从中认识到了,活着是为了活着的本身。
当生活一击击重拳打在富贵的背脊上,我在想这次命运应有所好转,可并没有,苦难还是接踵而至,
或许余华就想告诉我们这就是现实,当你以为自己爬起了这个泥坑,前面就会是平平大道,而命运却在前面为你准备了一场暴风雨。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现实,幸福,健康,财富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东西,可苦难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在幸福中感到快乐,在苦难中感到悲伤,一生就由快乐和悲伤交替上演,而活着只是一个提供上演的舞台。
所以活着只是为了单单的活着,去感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去接纳它们,而死亡就什么都没有了。
余华也告诉我们生活中也并不存在绝望,在集体合作制崩解后,村里城里都陷入了饥荒,富贵一家断了一个月粮,妻子拄着拐杖在山头找野菜,富贵每天扛着锄头在空田里翻了一遍又一遍的找地瓜,后来什么都没有了,就扒树根,树皮,有庆则每天饿了蹲在池塘边喝水添饱,好在最后终于熬到新的一个耕作季,生活又有了希望起来。
第二次读是在前几天睡不着的夜晚,这次我从书中走出来的已不是心感悲怀,而是感到内心的世界突然宽阔了起来,
从我们现在这个美好时代看过去,福贵一生都在渴望追求的恰恰是我们有时已厌倦的------生存
跟富贵相比。
在这个时代,很多时候,我们的苦难并不是建立在生存问题上,而是建立在生产上,得不到我们渴望想要的------财富,荣誉,幸福。
所以很多时候别混淆了,你的理想还没实现,你的渴望还没得到满足时,可不必因此而沮丧和失落,你至少还活着,活着就是希望了。
希望你在任何苦难降临时,心底跟大地一样开阔,能包容一切悲喜。
就像故事末,余华所说: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活着》在1994年被张艺谋翻拍电影,
相比小说,电影的翻拍有小说看不到的东西,小说也有些鲜活的叙述是电影无法表达出来的,例如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福贵家的生活。
如果读过原著,再去看电影,会发现其实电影的画面和人物塑造很符合原著,
但电影整体看起来没有小说中更细腻的情感来得触动,还是文字更能带动情感。
如果没读过原著,可以看一下,相信原著更能打动你
人生无常,坚强是我们对现实最好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