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 星期天 晴
昨天下午上完课回来,已经8点多了。临出门时提醒儿子出门一定要记得带钥匙。当我走了五楼时,就听见儿子,就听见踢门的声音。我知道他肯定是忘了带钥匙。他上完课6点到家到现在等了两个多小时。上楼开了门,儿子气鼓鼓的走进屋子,嘴里还发着牢骚,都是这个门。要是能把门踹开就不用等那么长时间。儿子又开始不理智了。我问他,“这件事能不能避免?”他说,“能。” 我说,“这是你的问题,还是门的问题?”他说,“都是这个门。”他的情绪还没有完全释放。我又问道,“我出门前,是不是提醒你要代好钥匙。” 他说,“是的。但是爸爸出门时一直催我,结果我一急,就忘了。我把它放在铅笔盒里了。”
听着这里,我又重复了之前的问题,“那么这件事,可以避免吗?” 他说,“可以” 我说,“这是你的问题,还是门的问题?” 这次,儿子已经冷静了,说是他自己的问题。“那你以后要怎么做?”儿子说,“不要着急,出门前要记清楚。”
当出现问题时,让孩子梳理清楚问题是有意的还是无意导致的,如果是可以避免的,孩子就要学会自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