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到华东师范大学研修,买了吴亚萍老师主编的《新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当时对这本书进行的门巴浏览和选取一些章节进行阅读,现在第二次来读这本书,这次是和工作坊的朋友们共同来啃读这本书,从今天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自己第一次读的时候的感觉比较浅显,再读才发现其中的问题也曾在自己的教学中出现过。
书中分析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是教学内容配制的散点割裂化;
二是知识呈现形态的形式抽象化;
三是教学过程以教案为中心的牵引式推进。主要出现了这样样几种牵引式推进状态:其一是“小步子”走的现象;其二,是“替代思维”的现象;其三是“视而不见”的现象;其四是“形开实封”的现象。
以“视而不见”现象为例,感觉教师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有以下三种可能(或层次):
一,教师根本设意识到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具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发现学生的状态、错误与自己预想的不一样,不知怎样引领(应对),只好视而不见。
三,教师看见学生的困难或预测之外的生成,也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知道如何引领。但为了“走自己设计的教案”而不管不问,这是真正的“目中无人”。
对问题分析的非常深刻!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