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作为最有活力、最有朝气、最有创造精神的青年人,要喝足理论的“墨水”、常沾基层的“泥水”、常流实干的“汗水”,在新时代中国这片“沃土”上成长成才,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奋力在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沉下心来、喝足理论的“墨水”,接好党的创新理论知识传承的“接力棒”。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是实践的明灯。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历史表明,无论是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依靠正确理论武装、先进思想指引,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加强政治理论武装是每个时期每位党员的正确选择,青年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接棒人”,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期,要接好党的创新理论知识传承的“接力棒”,要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苦功夫,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一页一页翻、一字一句读,解剖理论、深入思考,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温故而知新”,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在常学常新、深钻细研上下功夫,着重领悟掌握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和理论力量;要在真信笃行、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联系工作实际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过硬的政治本领。
深入群众、常沾基层的“泥水”,走好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长征路”。“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只有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家中、走到田间地头,迎着太阳、脚踩泥土、面对群众,观民情、听“牢骚”、接地气,才能真切感知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清楚了解政策措施是否到位,才能切实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青年党员干部要把握成长的“关键期”,发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把办公室搬到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把调研报告写在山林沟壑,在基层一线摸爬打滚中积累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工作经验;要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多走进群众的家门,多听听群众的“牢骚话”,多学习群众的工作方法,善交百姓朋友、善学百姓经验,融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心间,在基层一线把疑难杂症搞清楚弄明白,在基层一线把服务群众做好做实,在基层一线破解难题中成长成才。
埋头实干、常流实干的“汗水”,守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新使命”。“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过去一百多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实干。青年党员干部要激荡青春力量,保持干事创业的韧劲、冲劲,在实干中彰显青年党员干部的时代风貌和蓬勃力量,以满腔热血书写无悔青春篇章,擦亮实干为民的奋斗底色;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站起来”干,不当“躺平式”青年,不当“摆烂式”干部,甘当“热锅上的蚂蚁”,敢接“烫手的山芋”,用实干智慧把“硬骨头”敲碎;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关注事物的发展动向,做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既把工作干成,也把工作干好。